[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安卓APP持续交付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96093.9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6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智;谢乾;王吉;田彬;商好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百敖软件有限公司;昆山百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71 | 分类号: | G06F8/71;G06F8/6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 地址: | 2142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app 持续 交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安卓APP持续交付的方法,属于计算机APP技术领域。在项目工程里提前配置好相关参数,再调用gradle脚本和gitlab‑ci的方法,结合多种语言实现一体化批量持续打包和通知。与传统的安装包手动打包、手动发布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打包方法采用参数化配置,批量持续交付的方式,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打包并且部署到自己的服务器,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APP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安卓APP持续交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卓APP打包技术需要在每次打包之前,根据要求手动修改配置文件,然后等待打包完成手动上传到服务器,再人工去通知各个相关成员。这种方法效率低下,并且可能因为人工操作容易遗漏,出错造成相关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安卓APP持续交付的方法。本发明的实现安卓APP持续交付的方法,在项目工程里提前配置好相关参数,再调用gradle脚本,gitlab-ci的方法,结合多种语言实现一体化批量持续打包和通知,与传统的安装包手动打包、手动发布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打包方法采用参数化配置,批量持续交付的方式,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打包并且部署到自己的服务器,省时省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现安卓APP持续交付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手动触发gitlab-ci的任务,项目工程中配置好的gitlab-ci脚本从gitlab服务器获取最新的APP代码到专门的打包服务器;
步骤S2:通过gradle打包脚本执行APP的签名打包;
步骤S3:通过gradle上传脚本把打好的APP包通过scp命令上传到公司服务器;
步骤S4:通过gradle上传脚本将APP包上传到第三方平台;
步骤S5:集成第三方通知系统通知相关人员下载最新的APP包进行测试。
所述实现安卓APP持续交付的方法,从gitlab服务器获取最新APP代码的步骤为:
步骤S11,手动触发gitlab-ci的任务,脚本自动判断存放代码的目录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删除目录,然后进行下一步骤S12;
步骤S12,从gitlab服务器依次拉取最新的代码模块到打包服务器。
所述实现安卓APP持续交付的方法,签名打包方式为:gradle脚本通过插件方式编写,签名存放于每个项目目录下,签名信息则配置于每个项目中的build.gradle文件中,打开gitlab-ci的页面,手动触发打包命令,首先从配置文件中读取版本号作为本次打包APP的版本号,然后通过调用gradle的assembleRelease打包命令生成apk文件。
所述实现安卓APP持续交付的方法,上传apk过程如下:
通过gradle执行scp命令,将本地apk文件和相关jsp配置文件上传到服务器指定目录替换,完成发包的过程。
所述实现安卓APP持续交付的方法,上传第三方平台的方式为: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上传api,编写gradle脚本,执行相关命令,上传本地apk包。
所述实现安卓APP持续交付的方法,集成第三方通知系统的方式为:通过第三方通知系统提供的api,编写gradle脚本,执行相关命令,将步骤S4中所生成的下载二维码发送给相关人员进行下载和测试。
一种实现安卓APP持续交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百敖软件有限公司;昆山百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百敖软件有限公司;昆山百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60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