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毡环氧树脂胶管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5598.3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池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C08L63/00;C08K13/04;C08K7/12;C08K3/34;B29C70/52;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852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环氧树脂 胶管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复合毡环氧树脂胶管及其生产方法,是由环氧树脂胶(2)、轴向复合毡I(3)、玻璃钢纤维纱(4)、轴向复合毡II(5)、毡卷架I(6)、固定座(7)、芯模(8)、套模(9)、电动机(10)、绕线盘(11)、齿轮(12)、毡卷架II(13)、成型模(14)、管内层(15)、纱架(16)、溶胶池(17)、加热器I(18)、加热器II(19)、加热器III(20)、冷却器(2)、拉伸机I(22)、拉伸机II(23)、切割机(24)、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25)、酸酐(26)、石棉粉(27)、滑石粉(28)、云母粉(29)组成,其特征是:环氧树脂胶管道(1)的第一层为环氧树脂胶(2)、第二层为轴向复合毡I(3)、第三层为环氧树脂胶(2)、第四层为玻璃钢纤维纱(4)、第五层为环氧树脂胶(2)、第六层为轴向复合毡II(5)、第七层为环氧树脂胶(2),轴向复合毡I(3)、轴向复合毡II(5)在环氧树脂胶管道(1)壁内按管道轴心线的纵向拉伸,玻璃钢纤维纱(4)按轴心线的横向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毡环氧树脂胶管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芯模(8)固定在固定座(7)上,毡卷架I(6)设置在芯模(8)轴线的下方,毡卷架I(6)上的轴向复合毡I(3)把芯模(8)包裹,套膜(9)上设齿轮(12)、绕线盘(11),在电动机(10)的带动下绕线盘(11)以芯模(8)为轴心转动,绕线盘(11)下设置溶胶池(17),溶胶池(17)内设置黏胶状的环氧树脂胶(2),绕线盘(11)上设置纱架(16),纱架(16)上的玻璃钢纤维纱(4)的一端缠绕在芯模(8)上包裹的轴向复合毡I(3)上,绕线盘(11)转动可把纱架(16)上的玻璃钢纤维纱(4)浸沾在溶胶池(17)内黏胶状的环氧树脂胶(2)中,玻璃钢纤维纱(4)把浸沾的黏胶状的环氧树脂胶(2)带到轴向复合毡I(3)上,毡卷架II(13)上的轴向复合毡II(5)从芯模(8)轴线的上方把缠绕了玻璃钢纤维纱(4)的管内层(15)包裹,之后进入成型模(14),成型模(14)上设置加热器I(18)控制温度为100℃、加热器II(19)控制温度为150℃、加热器III(20)控制温度200℃,在成型模(14)的挤压下成型的环氧树脂胶管道(1)由拉伸机I(22)和拉伸机II(23)相互交替不间断的拉伸连续进入冷却器(21)和切割机(24)工序,芯模(8)、套膜(9)、绕线盘(11)、成型模(14)、冷却器(21)、拉伸机I(22)、拉伸机II(23)、切割机(24)设置在同一轴线上,芯模(8)的末端不超过成型模(14)的出口端,在拉伸机I(22)和拉伸机II(23)相互交替不间断的拉动下,轴向复合毡I(3)、玻璃钢纤维纱(4)、轴向复合毡II(5)及环氧树脂胶(2)不间断通过成型模(14)形成环氧树脂胶管道(1),由于成型模(14)的挤压,玻璃钢纤维纱(4)上浸沾的黏胶状环氧树脂胶(2)被挤压到轴向复合毡I(3)和轴向复合毡II(5)上,并通过轴向复合毡I(3)和轴向复合毡II(5)挤压环氧树脂胶管道(1)的内、外壁,形成环氧树脂胶管道(1)壁内的第一层为环氧树脂胶(2)、第二层为轴向复合毡I(3)、第三层为环氧树脂胶(2)、第四层为玻璃钢纤维纱(4)、第五层为环氧树脂胶(2)、第六层为轴向复合毡II(5)、第七层为环氧树脂胶(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毡环氧树脂胶管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环氧树脂胶(2)基体的成份是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25)占总量的95.4%、固化剂采用酸酐(26)占总量的0.6%、并添加1.0%的石棉粉(27),以提高耐热性;添加1.0%滑石粉(28),提高抗磨性能及润滑性能;添加2.0%云母粉(29),以增加绝缘性能,先在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25)加入固化剂酸酐(26)搅拌均匀,之后再依次加入石棉粉(27)、滑石粉(28)、云母粉(29)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池,未经李国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55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