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慈竹种子的贮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5037.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毛兴云;曹中学;曹双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太湖画里天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00 | 分类号: | A01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246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 贮藏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毛竹种子萌发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收集成熟的慈竹种子,并浸泡在消毒液中进行消毒6~10min,消毒后清洗干净,得到洗净的慈竹种子;2)晾干处理:将洗净的慈竹种子用0~6℃的凉风吹干,得到晾干的慈竹种子;3)将晾干的慈竹种子放入贮藏箱进行贮藏即可,贮藏箱内的温度为‑20℃~‑4℃,贮藏箱内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浓度为80~90%;贮藏箱包括箱体、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发生器及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箱体内,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发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该方法解决了慈竹种子不耐贮藏的问题,并且萌发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慈竹种子的贮藏方法。
背景技术
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慈竹,禾本科,主干高5-10米,顶端细长,弧形,弯曲下垂如钓丝状,粗3-6厘米。分布于中国南部地区: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可用于治痨伤吐血以及制作竹编工艺品。慈竹花:止血。主痨伤吐血,竹芯、竹叶:清热除烦。主治热病烦渴,小便不利,口舌生疮。阴笋子:清热解渴。主治消渴,小便热痛。竹根:通乳,主治乳汁不通。慈竹常见病害有竹丛枝病、竹根腐病和笋腐病等,常见虫害有竹螟、竹蚜、竹象、竹蝗和竹螨等。
种子是植物遗传信息的重要载体,在种质资源保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中,世界库存约610万份种质资源,近90%是以种子形式保存,是目前种质资源保存的最主要的形式[汪晓峰,景新明,郑光华.含水量对种子贮藏寿命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2001,43(6):551-557]。竹子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创新是保证我国竹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积极开展竹子种质资源的基础研究对于我国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竹类植物具有独特的开花结实习性,开花周期较长,且大都结实率低,较难获得竹类果实,而且常温下竹类植物果实大都不耐贮藏,一般一个月后即丧失萌发力。现有慈竹种子贮藏没有发现一个很好的贮藏方式,导致贮藏后的慈竹种子萌发率很低,严重制约规模化发展慈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慈竹种子的贮藏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慈竹种子不耐贮藏的问题,并且萌发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慈竹种子的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预处理:收集成熟的慈竹种子,并浸泡在消毒液中进行消毒6~10min,消毒后清洗干净,得到洗净的慈竹种子;
2)晾干处理:将洗净的慈竹种子用0~6℃的凉风吹干,得到晾干的慈竹种子;
3)将晾干的慈竹种子放入贮藏箱进行贮藏即可,所述贮藏箱内的温度为-20℃~-4℃,所述贮藏箱内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浓度为80~90%;所述贮藏箱包括箱体、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发生器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发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步骤3)的慈竹种子放置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置在所述贮藏箱中。
优选地,所述培养皿的底部铺设一层细沙,细沙层上面铺设滤纸,所述慈竹种子放置在所述滤纸上面。
优选地,所述消毒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大蒜素0.8~1.5份、硬脂酸锌0.2~0.4份、氯化钴0.01~0.03份、高锰酸钾0.04~0.07份及水90~100份。
优选地,所述消毒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大蒜素1.2份、硬脂酸锌0.3份、氯化钴0.01份、高锰酸钾0.05份及水9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太湖画里天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太湖画里天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5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