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球自生成微生物膜的消解床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4543.0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思远;吴国华;戈千叶;葛林帅;扬子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00;C02F3/34;C02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成 微生物 消解 装置 工艺 | ||
1.一种浮球自生成微生物膜的消解床装置,包括水池(1)、集聚网(2)、上部浮球(3)、中部浮球(4)、下部浮球(5)、洄流管(6)、洄流泵(7)、浮球反弹网(8)、曝气盘(9)、曝气管(10)、堵头(11)、泄污管(12)和气泵(1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内部设置有集聚网(2),所述集聚网(2)的顶部散开固定安装在水池(1)的顶部边缘,所述集聚网(2)的内部放置有若干上部浮球(3)、中部浮球(4)和下部浮球(5),所述水池(1)的内部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洄流泵(7),所述洄流泵(7)的输入端位于水池(1)的底部,且洄流泵(7)的输出端连通水池(1)的内部上方,所述水池(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曝气盘(9),且各个曝气盘(9)之间均通过曝气管(10)与气泵(1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曝气盘(9)的上方设置有浮球反弹网(8),且浮球反弹网(8)与集聚网(2)的底部边缘连接,所述曝气盘(9)下方的水池(1)底部中央嵌入安装有堵头(11),且连接处的底部与泄污管(12)连通。
2.一种浮球自生成微生物膜的消解床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整体安装;步骤二,投放浮球;步骤三,水体曝气;步骤四,水体洄流;步骤五,定期排污;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整体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水池(1)的底部中央开设堵头(11)的安装孔,并连接泄污管(12),将堵头(11)安装;
2)水池(1)的底部四角安装洄流泵(7),并将洄流泵(7)的输入端设置在水池(1)的底部,输出端设置在水池(1)的内部上方;
3)在水池(1)的底部上方水平安装若干曝气盘(9),并将曝气盘(9)与曝气管(10)、气泵(13)连通;
4)在曝气盘(9)的顶部铺设浮球反弹网(8),再将浮球反弹网(8)的边缘与集聚网(2)连接,最后将集聚网(2)的顶部与水池(1)的顶部固定连接;
5)在水池(1)内倒入需消解水体;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在集聚网(2)内投入上部浮球(3)、中部浮球(4)和下部浮球(5),利用不同的浮力在容器的上层、中层、下层水域中悬浮;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气泵(13)通过曝气管(10)和曝气盘(9)产生气泡,并使上部浮球(3)、中部浮球(4)和下部浮球(5)跨层沉浮、翻滚;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利用洄流管(6)和洄流泵(7)将底部水体洄流至上部,进一步带动上部浮球(3)、中部浮球(4)和下部浮球(5)跨层沉浮、翻滚;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定期通过打开水池(1)底部的堵头(11),利用泄污通道排放沉淀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球自生成微生物膜的消解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浮球(3)、中部浮球(4)和下部浮球(5)均为管状、镂空球状体、六面体或其它多面体,内部装有便于微生物菌群附着的生物质材料或有机物、无机物材料,可以是玉米芯、丝瓜筋、椰丝等生物质材料或陶粒、砾石等无机物、高分子有机物材料或他们的混合物,还可以是内含生物质材料的塑料球,可以是球状的其它材质的沉浮物,也可以是PVC或其他材料的塑料管包裹的沉浮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浮球自生成微生物膜的消解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浮球(3)、中部浮球(4)和下部浮球(5)中,管状的浮球在管上打出一定数量的孔,用绳线或铁丝穿孔完成生物质材料与外部球体或外裹管道之间的结构固定;球状的镂空内部放置生物质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球自生成微生物膜的消解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10)贯穿水池(1)内壁与设置在外部的气泵(13)连接,且曝气管(10)与水池(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球自生成微生物膜的消解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2)中,洄流泵(7)的输出端始终位于液面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球自生成微生物膜的消解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中,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生物膜的增长会导致上部浮球(3)、中部浮球(4)和下部浮球(5)的浮力会逐渐减小,可适时按照起浮程度给上部浮球(3)、中部浮球(4)和下部浮球(5)添加泡沫等增加浮力的材料并加以固定,有的材料可以直接插泡沫条块,有的管状可以捆扎泡沫条,添加材料多少依内芯多少而有规律地作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未经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5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声换能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智能液控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