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雨量计粗差探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94208.0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5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谢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G01W1/18 |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周晓艳;张勇 |
| 地址: | 410117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先验 信息 雨量计 探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雨量计粗差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周边可信任雨量计测量的雨量数据,并进行分析插值;
步骤二:获取周边GNSS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反演大气可降水量,并计算降水量增量;
步骤三:可信任降雨量分析模块生产的数据与GNS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增量形成先验信息,其中每个可信任降雨量监测站点有其空间位置坐标,通过空间插值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出项目现场雨量计位置处的降雨量;所述空间插值分析方法为基于DEM和置信度因子的空间插值方法;所述基于DEM和置信度因子的空间插值方法,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x)为插值后项目所在地的降雨量,Ri为可信任雨量计的降雨量,Wi为权重,Si为可信任雨量计与项目所在地的直线距离,Pi为可信任雨量计的置信度因子;
步骤四:利用先验信息通过雨量计粗差探测模块对雨量计数据进行分析,探测粗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雨量计粗差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GNSS数据还包括GPS系统的数据、GLONASS系统的数据、北斗系统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雨量计粗差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任雨量计的置信度因子通过可信任雨量计的故障率、测量误差进行综合评定所得,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i为可信任雨量计的置信度因子,Fi为可信任雨量计的故障率,单位为%,Ei为测量误差,单位为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雨量计粗差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原理在于:GNSS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多种误差源的影响,其中包括有对流层延迟、电离层延迟、多路径效应;对流层延迟分为干延迟和湿延迟两部分,在GNSS数据处理过程中,对流层延迟作为未知参数通过平差计算求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雨量计粗差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雨量计粗差探测模块的工作原理在于:
(1)每隔一小时,提取前6小时GNSS数据反演每小时的大气可降水量数据集{P},计算每小时大气可降水增量集{Q}以及前6小时累积可降水量Psum;
(2)可信任雨量站监测的雨量,通过空间插值计算出项目所在地降雨量数值R;
(3)当前6小时累积可降水量Psum大于R,且每小时可降水增量大于0时,若项目地雨量计测量数据S与R的差值大于阈值A,或S为0,则雨量计数据为粗差;
(4)当前6小时累积可降水量Psum大于R,且每小时可降水增量大于0时,若插值所得降雨量数值R为0,每小时反演所得每小时大气可降水增量小于0,而项目地雨量计测量数据S0,且R与S差值大于阈值B,则雨量计数据为粗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雨量计粗差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小时大气可降水增量集{Q}以及前6小时累积可降水量Psum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Q}N=Psum(N+1)-Psum(N),其中:1、2、3、4、5、6点钟的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数据集分别为P1、P2、P3、P4、P5、P6,1、2、3、4、5、6点钟的大气可降水增量集分别为{Q}1、{Q}2、{Q}3、{Q}4、{Q}5、{Q}6,则Q1=P2-P1,Q2=P3-P2,Q3=P4-P3,Q4=P5-P4,Q5=P6-P5,累积可降水量Psum=P6-P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2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机械减振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拼接木框干胶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