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具传送装置及载具传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3297.7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9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毓强;姜银江;张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2 | 分类号: | B65G37/02;B65G47/82;B65G4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具传送装置及载具传送方法,载具传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以及推送机构,可实现同一个工位上等待位和加工位的载具的联动操作,使等待位上的载具和加工位上的载具可以在推送机构的推送下先后进出所述加工位。与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相比,本发明取消了生产线上在特殊工位处设置的顶升机构,而直接通过推送机构将载具推送并定位和固定在加工位上,由此节省了顶升机构在顶起和下降时所花费的时间,可显著提升产线的生产效率,降低产线的节拍,且占用空间小,且成本低廉。此外,本发明将加工位所处的皮带部分设置为静止区段,更便于推送机构将载具推送到加工位后的及时定位和固定,进一步提升了产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产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载具传送装置及载具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生产线的自动化已经成为趋势,而降低生产节拍,提升生产效率,则是工厂普遍追求的目标。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一般由自动传送轨道、加工工位和产品载具系统组成。在以生产小型产品为主的自动装配线,如汽车的压力传感器、发动机电子控制器、氧传感器等,普遍使用了以电机拖动皮带作为传送轨道,使用顶升机构作为载具精定位而进行加工的方式。
图1是现有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流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自动化生产线主要通过皮带传动、顶升机构定位、载具传送产品,但是,该工艺流程明显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是因为,在载具传送产品的过程中,同一个工位上的先后两个产品的最小加工间隔时间过长,其虽能保证载具不相撞,保证产品的安全,但对生产效率而言,实际上是较大的浪费,提高了产品的时间成本。图中的符号表示载具处于暂停的状态,符号表示载具处于向图中的右侧移动的状态,符号表示托有载具的顶升机构上升的状态,符号表示托有载具的顶升机构下降的状态。进一步来说,图1所示的生产流程具体为:
假定载具从一个工位随皮带移动到另一个工位的时间为T1,同时顶升机构一次移动(顶升或下降)的时间为T2,则以第二工位102的加工流程为例,此时,第一工位101和第三工位103为等待工位,第二工位102为加工工位:
当第二工位102上的A载具111在其所载的产品加工完成后,托有A载具的顶升机构12下降耗时T2,然后,A载具111在皮带13的拖动下从第二工位102移至第三工位103耗时T1;为保证载具不相撞,当A载具111到达第三工位103并发出到达指令后,B载具112才开始从第一工位101移至第二工位102并耗时T1(这里,B载具112到达第二工位102后,下一载具开始移至第一工位101并等待),随后,B载具112被顶升机构12顶起耗时T2,之后,B载具112所载的产品才能开始加工。亦即,在第二工位102上,完成A载具111上产品的加工后,需要经过2T1+2T2时间后,才能再次在该工位上加工下一个产品(B载具112上的产品),显然,在同一个工位的连续加工需要间隔2T1+2T2的时间,且该间隔时间不短,在实际产线上可以达到约10秒,因此,在同一个工位上加工间隔的时间较长,较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载具传送装置及载具传送方法,以降低生产节拍,提升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具传送装置及载具传送方法,以解决现有自动化生产线所存在的同一个工位的连续加工间隔时间过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具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平台,所述传送平台沿传送方向先后布置有一个等待位和一个加工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所述传送平台一侧的驱动机构以及推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推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推送机构实现两个载具的联动;其中,所述推送机构具有第一活动位置和第二活动位置;
所述推送机构被配置为处于所述第一活动位置时,所述两个载具分别位于所述等待位和所述加工位;
所述推送机构被配置为由所述第一活动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活动位置时,推动所述加工位上的载具移出所述加工位,并同时推动所述等待位上的载具移至所述加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32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坩埚系统
- 下一篇:用于驻车制动系统的释放装置、驻车制动系统以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