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D-二聚体的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和检测D-二聚体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93168.8 申请日: 2019-11-28
公开(公告)号: CN112851818B 公开(公告)日: 2022-12-27
发明(设计)人: 孟媛;崔鹏;何志强;钟冬梅;叶颖;覃婷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市朋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6/36 分类号: C07K16/36;G01N33/68;G01N33/574;A61K47/68;A61P7/02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代理人: 周文波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针对 二聚体 结合 蛋白 及其 应用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D‑二聚体的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和检测D‑二聚体的方法,涉及抗体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结合蛋白包括抗原结合结构域;抗原结合结构域包括如下互补决定区中的至少一个:G‑Y‑X1‑F‑T‑X2‑Y‑N‑X3‑H、Y‑I‑X1‑P‑Y‑X2‑G‑E‑T‑X3‑Y‑N‑Q和A‑R‑X1‑G‑X2‑Y‑X3‑P‑W‑F‑T;本发明提供的结合蛋白可特异性结合D‑二聚体,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和亲和力,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用于D‑二聚体的检测和D‑二聚体水平异常疾病的诊断,为D‑二聚体的检测提供多种蛋白选择,该结合蛋白也可用于制备血栓导向溶栓剂,为血栓的溶栓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针对D-二聚体的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和检测D-二聚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D-二聚体(DD)是血液中的纤维蛋白,经过活化和水解,产生的一种特异的,最简单的降解产物,是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人体内的纤溶系统主要维持着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在病理状态下机体发生凝血,凝血酶会作用于纤维蛋白转变为交联的纤维蛋白,交联纤维蛋白在溶解过程中,释放出X’、Y’、D’、E’等碎片,并形成DD、DD/E、YD/YD、YY/DD等复合物。这些碎片进一步降解为最小的片段DD和DD/E复合物,DD分子量约62000D,在体内半衰期3h,主要经肾脏排泄。

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反映了体内存在着凝血及纤溶活性增强的重要分子标志物,代表血块在血管循环系统中形成,是急性血栓形成的一个敏感的标记物。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

1972年,Gaffney首先提出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监测凝血性疾病的“有用的工具”。随后在1983年,Rylatt等提出基于单克隆抗体检测D-Dimer(乳胶凝集法)。近年来,应用单克隆抗体和蛋白质连接技术,科研工作者推出了血栓导向溶栓剂。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D—二聚体〕和抗体〔抗D—二聚体单抗)之间的亲和力,将抗血栓特异性成分的单抗与溶栓药物相连接,形成抗体-溶栓剂复合体。其中的单抗如同导弹一样,可携带溶栓剂特异地与血栓结合,使得血栓部位的溶栓剂高度聚集,从而增强对血栓的溶解作用。后来又发现将抗D—二聚体单抗标记放射性核素,在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过程中,可将放射性核素携带到血栓局部,再用放射性核素检测仪监测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从而达到利用导向示踪剂定位诊断血栓的目的。

D-二聚体在临床上作为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因为纤溶蛋白降解产物中,唯有D-二聚体交联碎片可反映血栓形成后的溶栓活性。因此,理论上,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可定量反映药物的溶栓效果、及可用于诊断、筛选新形成的血栓。在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一般有以下特点:①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②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③溶栓治疗应持续到D-二聚体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另外,溶栓治疗结束后,应定期观察一段时间的D-二聚体的变化以防血栓复发。

据报道,肿瘤也会引起患者D-二聚体浓度升高,并且可以作为分期、预后等判断标准。Masatoshi Oya等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比良性疾病患者的明显要高,术前的D-二聚体与肿瘤的病理结果和分期正相关。术前D-二聚体水平高的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明显要比低的患者短。对12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D-二聚体测定,结果发现:急性白血病组、恶性淋巴瘤组、实体瘤组初发组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明显差异(P0.05),缓解期明显低于初发期(P0.05)。

研究表明,在肝脏疾病中,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增高,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Wilder等测定59例急性和慢性肝病思者血浆D—二聚体,其中48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各型肝炎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D二聚体的水平依次为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中,重度组;急肝组;慢性肝炎组,这可能与抗凝系统受损有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朋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朋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31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