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V油墨打印控制方法及UV喷墨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2894.8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9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俊;覃勇;陈卫华;黄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21 | 分类号: | B41J2/21;B41J11/00;B41J29/393 |
代理公司: | 成都恪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3 | 代理人: | 陈兴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v 油墨 打印 控制 方法 喷墨打印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油墨打印控制方法及UV喷墨打印机,UV油墨打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打印介质加热步骤:控制加热装置将接受至少两种不同颜色UV油墨以混色的打印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UV油墨混色打印步骤:通过UV喷墨打印机打印至少两种不同颜色UV油墨至打印介质上,并且,UV油墨的粒径为0.005‑15μm。本发明对于混色打印,能使不同UV油墨相溶性好,能够防止生成透明絮状物、提升混色油墨与打印介质的附着力,提高了打印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印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UV油墨打印控制方法及UV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设备多采用印刷四色模式(即CMYK)。印刷四色模式是彩色印刷时采用的一种套色模式,利用色料的三原色混色原理,加上黑色油墨,共计四种颜色混合叠加,形成所谓“全彩印刷”。
然而,在采用UV油墨且墨量浓度在300%以上的喷墨打印混色时,用两种及以上的UV油墨混色时,墨滴容易出现透明絮状物,这不利于后续的干燥固化,还降低了混色油墨与打印介质的附着力,同时也影响打印产品的品质。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采用UV油墨打印时不会出现透明絮状物、提升了混色油墨与打印介质的附着力、打印品质高的UV油墨打印控制方法及UV喷墨打印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本发明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UV油墨打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打印介质加热步骤:控制加热装置将接受至少两种不同颜色UV油墨以混色的打印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UV油墨混色打印步骤:通过UV喷墨打印机打印至少两种不同颜色UV油墨至打印介质上,并且,UV油墨的粒径为0.005-15μm。
进一步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UV油墨固化步骤:在油墨混色打印步骤完成后等待预定时间,再控制UV固化灯对已混色的UV油墨进行光照固化。
进一步的,控制加热装置获得预设温度为30℃至40℃。
进一步的,在UV油墨混色打印步骤中,采用多PASS打印方式进行打印。
进一步的,UV油墨的墨量浓度为120%至300%。
进一步的,至少两种不同颜色UV油墨为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至少两种。
进一步的,打印介质为PET薄膜、玻璃板、广告纸、白布或者画布,加热装置为发热电阻丝、加热板或者/和风热加热器。
进一步的,UV喷墨打印机包括存储器、用于打印的喷头以及用于对打印介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测温装置,存储器存储有多种打印介质及其对应的预设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打印介质测温步骤:控制测温装置对打印介质进行测温,并且根据测温与预设温度相比较结果来控制加热装置和喷头的工作。
为实现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UV喷墨打印机,应用以上任一UV油墨打印控制方法。
进一步的,UV喷墨打印机采用多PASS打印方式且包括打印小车及设置于打印小车上的喷头,在喷头相对于打印小车运动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测温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UV油墨打印控制方法及UV喷墨打印机,一方面,对打印介质进行一定的加热,另一方面,混色打印所采用的UV油墨的粒径相较于现有UV油墨的粒径要小,因此,混色打印时,不同UV油墨相溶性好,能够防止生成透明絮状物,并且,由于对打印介质进行一定的加热,能够提升混色油墨与打印介质的附着力,进而提高了打印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UV油墨打印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对应于图1增加了UV油墨固化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对应于图1增加了打印介质测温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2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