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压控阀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92253.2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8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 发明(设计)人: | 詹伟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通物联网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7/06 | 分类号: | F16K17/06;F16K17/10;F16K17/164;F16K17/28;F16K17/30 |
| 代理公司: | 44399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晓波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道 前级 导流管 弹性阀塞 启闭 弹性收缩 阀门 阀体 应用范围受限 传统管路 阀门制造 管道阀门 管路系统 流体流量 启闭控制 有效掌控 自动开启 驱动式 手动式 压控阀 有效地 自动式 隔断 导通 两级 预设 体内 节水 应用 维护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管道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流量压控阀。它包括形成有前级流道的前级导流管、形成有后级流道的后级导流管、在前级导流管内作弹性收缩运动以导通前级流道的前级弹性阀塞及在后级导流管内作弹性收缩运动以隔断后级流道的后级弹性阀塞。本发明利用前后级弹性阀塞在阀体内形成了两级流道启闭控制单元,使阀体只有在预设的压力范围内才能自动开启,有效地规避了传统管路阀门因采用手动式的启闭调节而导致阀门应用范围受限、操作繁琐、流体流量无法被有效掌控等问题,或者因采用液压、电磁等驱动式启闭调节而导致阀门制造及使用成本过高、管路系统布置复杂、管理及维护难度大等问题,为阀体的自动式启闭以及诸如节水应用等创造了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流量压控阀。
背景技术
周知,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于管路上的阀门和灌水器等管路配件,按照作物需水要求将水、养分等流体介质以浇滴渗漏或喷淋等方式施加给作物的新型灌溉技术,由于系统耗水量小、灌水周期短、节水效果显著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领域。
目前,现有的滴灌管道系统所采用的阀门(如流量调节阀、截止阀、导流阀、分流阀等等)主要有手动式和驱动式两种;其中,手动式阀门一般需要人为且逐一地操控阀柄和阀芯来实现阀门的启闭及开度调节等,对于管路系统相对繁杂且阀门数量众多的滴灌系统而言,手动式阀门无疑会极大地增加系统的管理成本和难度,而且对系统流体介质的流量分配无法实现精准的掌控,往往会出现灌水量不均匀的问题。驱动式阀门则是利用诸如电磁、电机、液压等方式自动实现对阀门的启闭及开度调节等功能,驱动式阀门在应用时一般需要配置较为复杂的控制系统或通信系统,以便实现对系统中所有阀门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如此不但会极大地增加系统的投资成本,也会增加阀门的维护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压控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量压控阀,它包括:
一前级导流管,所述前级导流管的周壁上设置有前级流体出口,所述前级流体出口与前级导流管的首端管口之间形成有前级流道;
一后级导流管,所述后级导流管的周壁上设置有后级流体出口,所述后级导流管的首端管口与前级流体出口相连通,且所述后级流体出口与前级流体出口之间形成有后级流道;
一前级弹性阀塞,所述前级弹性阀塞由前级导流管的尾端管口装设于前级导流管内,且所述前级弹性阀塞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沿前级导流管的轴向方向作弹性收缩运动以导通前级流道;
以及
一后级弹性阀塞,所述后级弹性阀塞由后级导流管的尾端管口装设于后级导流管内,且所述后级弹性阀塞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沿后级导流管的轴向方向作弹性收缩运动以隔断后级流道。
优选地,所述前级弹性阀塞包括一设置于前级导流管内并位于前级流体出口的上游侧的前级限位镂空板、一由前级导流管的尾端管口插套于前级导流管内并位于前级流体出口的下游侧的前级管口密封塞、一由前级管口密封塞的首端侧沿前级导流管的轴向方向开设于前级管口密封塞内的前级行程轴孔、一叠置并覆盖于前级限位镂空板的下游侧表面上的前级阀塞板、一尾端部滑动地插装于前级行程轴孔内且首端与前级阀塞板连为一体的前级导向阀杆以及一套设前级于导向阀杆上且首端抵接于前级阀塞板上、尾端抵接于前级行程轴孔的尾端面上的前级限压弹簧。
优选地,所述前级阀塞板包括一叠置并覆盖于前级限位镂空板的下游侧表面上的密封板、一与密封板呈同轴分布且周壁与前级导流管的内管壁相贴附的导向板、一置于密封板与导向板之间并将密封板和导向板连为一体的衔接柱以及一包覆于密封板上的橡胶套,所述前级导向阀杆的首端与导向板连为一体并与衔接柱呈同轴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通物联网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通物联网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2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