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焊线机焊点快速识别与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2110.1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9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知超;梁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10/762 | 分类号: | G06V10/762;G06V10/764;G06V10/8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陆梦云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焊线机焊点 快速 识别 定位 方法 | ||
1.高速焊线机焊点快速识别与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各类焊点图像数据:通过高速焊线机捕捉保存及使用模拟实验台拍摄获取焊点图像数据;
(2)焊点图像数据预处理:将由高速焊线机上采集的图片统一转化成同一图片格式,并对其进行筛选、编号;
(3)制作目标图像数据集:使用Labellmg工具对预处理好的图片进行手工标注,对焊点目标进行自定义画框,并添加分类标签,标注完成后按VOC格式进行保存,形成.xml文件,再将图片数据和标注文件按VOC2007数据结构进行制作和存放,采用数据增强技术对目标数据集进行数量扩增,形成最后的训练集和验证集;
(4)构建FSD模型:在基于YOLO V3基础网络上进行构建FSD模型,整个FSD模型分为特征提取网络、特征交互网络以及目标检测与识别三部分;首先特征提取网络是将卷积层Con2D当作两个模块来进行计算,分别是3x3深度分离卷积+BN+ReLu和1x1卷积+BN+Relu,利用卷积计算公式:
DK×DK×M×DF×DF+M×N×DF×DF
通过比较计算量减少:
每个卷积层后面跟着一个BN层和一个Relu激活函数,其中:
BN层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out为BN层计算结果,γ为缩放因子,μ为均值,σ2为方差,β为偏置,xconv为卷积计算结果:
合并卷积层和BN层:
Relu激活函数,其公式为:
f(x)=max(0,x);
其次是特征交互网络,将浅层特征和深层特征进行多尺度融合,更充分的表示目标特征信息,其公式为:
上式中,F1和F2分别为第一个单元的特征提取融合和映射操作;和分别表示第一个单元的特征提取融合和映射操作;n表示多尺度卷积核的数量,和分别表示科学系的网络权重和偏差;表示激活函数,即等于上面的Relu激活函数,x为自变量,a=0;
在进行目标识别与定位前,使用聚类算法确定微芯片图像训练集的先验框尺寸,针对微芯片训练集中包含N个数据样本,即标注框,N={(xi,yi,wi,hi),i=1,2,3,...,N},其中(xi,yi)为标注框的中心点坐标,(wj,hj)是标注框的宽和高,首先进行聚类中心初始化,即给定K个聚类中心K={(Wj,Hj),j=1,2,3,...,K},(Wj,Hj)为聚类中心的宽和高;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每个标注框与每个聚类中心的距离,根据距离将标注框归类到最近的聚类中心:
d(box,cetroid)=1-IOU(box,cetroid)
式中,box为标注框,centroid为聚类中心,IOU为标注框与聚类中心的面积交并比:
接着所有标注框归类完成之后,重新使用公式计算6个簇的聚类中心:
两种尺度特征图输出最终将根据自己的尺寸大小来选择各自的anchor框,进行焊点位置预测,焊点坐标公式和置信度如下:
得到预测框之后,需要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去掉多余预测框:
Scoreij=P(Ci|object)*Confidencej;
(5)训练与测试FSD:将步骤(3)中的训练集输入到FSD模型中进行训练,采用ubuntu系统、CUDA、CUDNN、Opencv、Darknet框架以及python环境训练上述模型,首先读取数据配置文件,接着读取网络配置文件,设置权重参数,启动训练,终端将自动加载网络模型和数据,训练网络,最后训练结束存储中间权重和最终的权重参数,训练过程初中的损失函数设计为:
式中i为一个边界框的索引;λobj当cell有物体存在是为1,否则为0;truthw、truthh为预测框宽、高真实值;truthconf、predictconf为置信度的真实值、预测值;接着进行模型测试与评估,使用以下指标来进行评估:
上式中:TP(True Positive)为被模型预测为正值的正样本,FP(False Positive)为被模型预测为负值的正样本,FN(False Negative)为被模型预测为负值的负样本;
(6)HD-FSD模型:使用已经训练好的模型识别和定位微芯片焊点图片,得到的HD-FSD模型,将该模型进行测试,使用高速焊线机机器视觉系统捕捉第一帧焊点图像,放入该模型中进行识别与定位,得到各焊点的中心坐标,最后配合机器运动控制系统完成焊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21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