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电力需求侧响应处理系统的微市场模块运算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1618.X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9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钰;陈睿欣;陈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G06Q50/06;G06Q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电力 需求 响应 处理 系统 市场 模块 运算 模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电力需求侧响应处理系统的微市场模块运算模型,该模型面向高校,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标准用电负荷曲线计算模块、团队报价模块群、激励政策确定模块、不可控行为模块、负荷计算模块与电费计算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模拟问卷调查过程,输出用户的工作习惯及调整工作意愿。该综合电力需求侧响应处理系统的微市场模块运算模型,保证用电用户子决策者的满意度不会下降,不会降低其对此用户单位的好感,不会降低子决策者工作热情,能保证该用户单位的正常运营,解决目前部分用电对象需求侧响应不适用或效果不好的问题,可以在满足不影响用电用户正常运营条件下,提高需求侧响应程度,降低电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需求侧响应处理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综合电力需求侧响应处理系统的微市场模块运算模型。
背景技术
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是随着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而从DSM中演变进化而来,是指需求侧通过对基于市场的价格信号、激励,或者来自于系统运营者的直接指令产生响应改变其短期电力消费方式消费时间或消费水平和长期电力消费模式的行为。传统的需求侧响应研究面向用户都具有以下特点:1.用电用户感知电价信息;2.缴纳电费用户即用电用户。因此,传统的需求侧响应不适用于不能完全掌握用电行为的缴纳电费用户。多数事业单位,例如学校,办公机构等,电费不由子决策者承担,动态电价不能影响子决策者的用电行为,不适用于传统的需求侧响应。例如:学校需要承担电力费用,但学校的用电负荷是由其内部的教职员工工作产生,学校并无直接控制教职员工用电的权利,因此传统的需求侧响应不适用于学校。若以传统的需求侧策略施加在此类对象,只能通过改变可控设备改变负荷曲线,当不可控设备明显多于可控设备的情况下,优化效果不好。因此,本发明主要研究如何调动不可控用电行为自主响应需求侧响应的积极性。
由于学校并无直接控制教职员工用电的权利,但可以通过引导性政策来让子决策者主动改变用电行为,因此可以在用电行为不完全可控的单位内部构建一个小的市场环境,即微市场。在这个市场环境中,单位领导者颁布用电引导性政策,单位的子决策者根据政策内容决定是否响应政策,即是否按照学校的规定改变用电行为,并上报自己的响应条件。单位领导者根据子决策者的条件申报再发布财政奖励条件,满足相应条件的子决策者进入微市场环境。
与本发明最相近似的实现方案:
1.由用电用户子决策者自行支付相应电力费用,将电价信息引入到子决策者层面。
2.对用电用户子决策者的用电行为进行评价,有利于需求侧响应的子决策者得到奖励,不利于需求侧响应的子决策者得到惩罚。
但是,上述方案1,2都将引起用电用户子决策者的满意度下降,降低其对此用户单位的好感,降低子决策者工作热情,不利于该用户单位的正常运营。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电力需求侧响应处理系统的微市场模块运算模型,该综合电力需求侧响应处理系统的微市场模块运算模型,保证用电用户子决策者的满意度不会下降,不会降低其对此用户单位的好感,不会降低子决策者工作热情,能保证该用户单位的正常运营,解决目前部分用电对象需求侧响应不适用或效果不好的问题,可以在满足不影响用电用户正常运营条件下,提高需求侧响应程度,降低电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综合电力需求侧响应处理系统的微市场模块运算模型,该模型面向高校,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标准用电负荷曲线计算模块、团队报价模块群、激励政策确定模块、不可控行为模块、负荷计算模块与电费计算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模拟问卷调查过程,输出用户的工作习惯及调整工作意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1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光刻胶树脂组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岔隧道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