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变参数一阶RC模型计算电池剩余电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1147.2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8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张浩;盛拥军;王亭沂;官振乐;孙东;范路;王宏伟;李建鹏;徐宝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88;G01R31/389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方圆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变 参数 一阶 rc 模型 计算 电池 剩余 电量 方法 | ||
1.基于可变参数一阶RC模型计算电池剩余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构建一阶RC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其中,E(t)表示电池的电动势,R1表示电池内部的欧姆内阻,R2代表电池内部的极化内阻,C表示电池内部的极化电容,将极化内阻和极化电容并联来模拟电池内部的动态极化效应;
构建可变参数一阶RC模型;其中,在构建得到一阶RC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将极化电阻、极化电容转换为关于SOC的函数;
对电池进行脉冲放电,分析电池端电压值的变化情况,得到电池模型参数;
待电池达到稳定状态后,测试电池端电压得到电池的OCV(soc);经过多次脉冲放电,得到电池的OCV(soc)-SOC的关系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电池的OCV(soc)-SOC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可得到如下关系式:
OCV(SOC)=(3.82×10-10)SOC5-(1.21×10-7)SOC4+(1.51×10-5)SOC3-(9.3×10-4)SOC2+0.0293SOC+2.85;
通过对不同SOC下电池电阻的统计,得到Rt与SOC的关系曲线;对Rt与SOC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得到Rt与SOC关系式:Rt(soc)=0.0025SOC-0.8,极化内阻R1(SOC)=0.0025SOC-0.8-R0;
根据Thevenin模型,得到如下公式:
E(t)=V(t)+R1I(t)+Uc(t);
E(t)=F[S(t)];
其中,S(t)表示电池的SOC,电池电动势E(t)是关于电池SOC的函数,将上式整理并求导可得:
V(t)=E(t)-R1I(t)-Uc(t);
以电流I(t)作为输入,电池端电压为输出,电容电压和电池的SOC为系统状态,得到电池的数学模型为:
输出方程:
V(t)=F[S(t)]-R1I(t)-Uc(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变参数一阶RC模型计算电池剩余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电池进行脉冲放电,分析电池端电压值的变化情况,得到电池模型参数的步骤具体可描述为:
分析放电过程中电池端电压值的骤降情况,得到瞬时压降ΔV;
分析放电停止后电池端电压值的复升情况,得到第一升压阶段的瞬时压升以及第二升压阶段的第二压升ΔVt;其中,第一升压阶段的时间不大于1s,第二升压阶段的时间不小于25s,第二压升ΔVt表示经过第二升压阶段电池端电压值由瞬时压升值上升为电池停止放电时的极化电压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变参数一阶RC模型计算电池剩余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电池输出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时间离散状态空间模型:
V(k)=F[S(k)]-R1I(k)-Uc(k)+v(k);
并确定得到状态空间模型中的各矩阵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变参数一阶RC模型计算电池剩余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时间离散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卡尔曼滤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11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机箱内水冷装置
- 下一篇:1,3-环己二酮的结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