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力转向泵驱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0862.4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韩欣良;叶伟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汇迅骏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俞培锋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力 转向 驱动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助力转向泵驱动电机,涉及转向泵电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转向泵与电机安装以及电机与安装座安装采用多个螺栓固定,这样安装和拆卸比较费时费力,而且电机与转向泵安装用螺栓转动程度无法保持一致,从而容易出现安装不稳定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电机主体和泵体,所述电机主体靠近泵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泵体的外圈阵列设置有四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活动套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拉杆的右侧螺纹套设有螺纹管。本发明不需要借助螺栓进行固定,而且四个螺纹管转动程度相同,使得拉杆的拉力相等,有利于泵体与电机主体之间安装稳定,而且还方便对电机主体进行安装和拆卸,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泵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力转向泵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转向助力泵作为汽车转向的动力源,是转向系统的“心脏”部位。是完成由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或近似直线运动)的一组齿轮机构,同时也是转向系中的减速传动装置。转向泵主要有叶片、齿轮式、柱塞叶片、齿轮式、式等几种。从目前国内发展来看,推广使用最多的为叶片泵。主要零件有定子、转子、定子、转子、配油盘、叶片、配油盘、叶片、泵体及后盖等。泵体内装有流量控制阀和安全阀。当泵工作时滑阀有一定开度,使流量达到规定要求,多余的流量又回到泵的吸烟腔内。若油路发生堵塞或意外事故,使系统压力超过泵的最大工作压力时,安全阀打开,滑阀全部开启,所有压力油均回到吸油腔,对系统起安全保护作用。
转向泵在与驱动电机进行安装时,都是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而驱动电机再与安装座进行固定也是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这样安装的螺栓数量较多,在拆卸时会费时费力,而且转向泵与驱动电机进行安装时,其螺栓的转动程度无法保证一致,这样会出现安装不稳定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助力转向泵驱动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助力转向泵驱动电机,解决了现有转向泵与电机安装以及电机与安装座安装采用多个螺栓固定,这样安装和拆卸比较费时费力,而且电机与转向泵安装用螺栓转动程度无法保持一致,从而容易出现安装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助力转向泵驱动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泵体,所述电机主体靠近泵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泵体的外圈阵列设置有四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活动套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拉杆的右侧螺纹套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外圈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螺纹管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活动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端焊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挤压块,两个所述挤压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和电机主体之间焊接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挤压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焊接有连接块,且螺杆分别螺纹套设在连接块和安装板内,所述挤压块的竖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焊接有连接块,且螺杆分别螺纹套设在连接块和安装板内,所述挤压块的竖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泵体靠近电机主体的轴端焊接有十字形结构的卡块,所述电机主体的输出轴末端开设有十字形结构的卡槽,且卡块插入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且滑块的顶部与挤压块焊接,所述滑槽和滑块的竖截面均为T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限位孔,且拉杆贯穿限位孔,所述限位块的外径大于限位孔的内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安装固定块、拉杆、限位块、螺纹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轴和安装板等结构,其中转轴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再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再带动螺纹管转动,螺纹管转动则会拉动拉杆,从而使拉杆通过限位块拉紧固定块,这样使得电机主体与泵体之间安装紧密,而且四个第一齿轮同步转动,这样保证转动程度相同,从而保证电机主体与泵体之间安装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汇迅骏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汇迅骏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0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