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90750.9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苏媛;吕从海;刘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杞林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2 | 分类号: | E04B2/02;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合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24 | 代理人: | 王寿刚 |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仿古 建筑 墙体 砌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包括:墙体基础施工;将经过加工的角料摆放在墙角分位,然后在两端角石之间拴卧线,按线摆放里、外皮块石;先在第一层上铺3cm厚的灰,挑选能与第一层块石合缝的块石,摆第二层块石;块石之间的立缝挂灰,不稳的块石用厚度合适的片石垫支稳当;每层均按第二层方法砌垒,最后一层找平砌;每隔3~5层砌2~5块横贯里外皮的石块作为拉结石;勾缝,然后用稀浆灌注、喂缝;浆缝连接处打入钢针,再将钢筋网片通过钢针固定安装于凿毛面上,并在钢筋网片上喷射一层混凝土,得到墙面上的加固钢筋混凝土层。本发明使墙体更牢固,施工质量提高,降低修复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属于仿古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建筑众多,古建筑墙体由于其简洁、大方、规格多样,在目前古建筑维修和仿古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推广。但是仿古建筑墙体不够牢固,而且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修复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使墙体更牢固,施工质量提高,降低修复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包括:
墙体基础施工;
将经过加工的角料摆放在墙角分位,然后在两端角石之间拴卧线,按线摆放里、外皮块石;
先在第一层上铺3cm厚的灰,挑选能与第一层块石合缝的块石,摆第二层块石;块石之间的立缝挂灰,不稳的块石用厚度合适的片石垫支稳当;
每层均按第二层方法砌垒,最后一层找平砌;每隔3~5层砌2~5块横贯里外皮的石块作为拉结石;
勾缝,然后用稀浆灌注、喂缝;
浆缝连接处打入钢针,再将钢筋网片通过钢针固定安装于凿毛面上,并在钢筋网片上喷射一层混凝土,得到墙面上的加固钢筋混凝土层。
进一步地,摆放里、外皮块石的具体方法为:块石的平面朝下,中间用小石块填馅;铺摆完一层后,用灰将大的石缝塞满 1/2,再用小石块从上面塞进去,捣实。
进一步地,砌垒时让块石大头朝下或朝外,里外皮咬茬。
进一步地,不同层的拉结石错开,同层拉结石相距 1.5 ~2米。
进一步地,仿古建筑墙体墙缝的形式包括凸缝、凹缝和平缝三种。
进一步地,勾缝的方法包括砌时铺灰,沿灰缝勾缝。
进一步地,勾缝的方法还包括砌垒时不铺灰,用小石片垫支稳妥,砌垒完之后再勾缝,即“干背山”作法灌注喂缝。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浆缝连接处打入钢针,再将钢筋网片通过钢针固定安装于凿毛面上,并在钢筋网片上喷射一层混凝土,得到墙面上的加固钢筋混凝土层,使墙体更牢固,施工质量提高,降低修复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墙体基础施工;
(2)将经过加工的角料摆放在墙角分位,然后在两端角石之间拴卧线,按线摆放里、外皮块石。块石的平面朝下,一般不用铺灰,中间用较小的石块填馅。铺摆完一层后,用灰将大的石缝塞满 1/2,再用小石块从上面塞进去,捣实。
(3)先在第一层上铺厚3cm 左右的灰,挑选能与第一层块石合缝的块石,摆第二层。块石之间立缝也要挂灰。不稳的块石用厚度合适的片石垫支稳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杞林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杞林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07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古建筑屋面施工方法
- 下一篇:粘胶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