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深度调峰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90738.8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杰;李欣;史洋;刘文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C5/08 | 分类号: | F23C5/08;F23C7/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晓佩 |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锅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深度调峰锅炉,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炉膛包括上炉膛和下炉膛两部分,上炉膛的横截面大于下炉膛的横截面积,下炉膛内布置有两层燃烧器层,分别为第一燃烧器层和第二燃烧器层,两层燃烧器层内设置有燃烧器。本发明的炉膛分为横截面上大、下小的两个部分。使得下部炉膛的横截面面积显著减少,炉膛截面热负荷可以显著增加,增加烟气温度,显著提高煤粉气流着火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深度调峰锅炉,尤其涉及一种可深度调峰锅炉及燃烧器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锅炉的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为30%BMCR及以上,本发明可深度调峰锅炉的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为20%BMCR及以下,在机组的调峰任务日益繁重的今天,对提高锅炉负荷的可调深度,节约锅炉燃油、增强电网的稳定性,无疑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2.炉膛的型式与锅炉燃烧方式有关,除W型火焰燃烧方式外,一般均呈高大立方体。炉膛上部布置有屏式过热器,炉膛下部由前后墙水冷壁倾斜形成冷灰斗。
3.大型煤粉锅炉的燃烧方式,根据燃烧器的布置位置不同,主要有4角(6角,8角)切向燃烧方式,前墙燃烧方式,对冲燃烧方式和W型火焰燃烧方式4种。此外,为了有利于磨煤机的布置,减少尾部受热面的磨损,锅炉除现有π型布置外,还有塔形布置方式。
4.现有锅炉的燃烧器布置位置炉膛横截面的截面积相同。
5.现有锅炉布置每层燃烧器的出力均相同,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每层燃烧器为同一台磨煤机出口的四根一次风管供给煤粉。
6.由于考虑锅炉满负荷长期运行时锅炉的不结焦、不结渣等要求,在一定的炉膛横截面下,使得锅炉的断面热强度和体积热强度较小,造成锅炉的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较高,即低负荷时燃烧稳定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深度调峰锅炉,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设计、改造、运行及控制,本发明可以显著降低锅炉的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增加调度的灵活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深度调峰锅炉,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炉膛包括上炉膛和下炉膛两部分,上炉膛的横截面大于下炉膛的横截面积,下炉膛内布置有两层燃烧器层,分别为第一燃烧器层和第二燃烧器层,两层燃烧器层内设置有燃烧器。
进一步的,上炉膛和下炉膛两个炉膛间连接的水冷壁与上炉膛水冷壁间的夹角不小于130度。
进一步的,第一燃烧器层和第二燃烧器层布置于下炉膛,其余燃烧器层布置于上炉膛。
进一步的,所述下炉膛从下至上依次包括AA1层二次风、A1层燃烧器、A层油枪、A2层燃烧器和AA2层二次风;所述上炉膛从下至上依次包括AB层二次风、B层燃烧器、B层油枪、C层燃烧器、CD层油枪、D层燃烧器、DE层二次风、E层燃烧器、EF层油枪、F层燃烧器和FF层二次风。
进一步的,所述最下两层燃烧器的磨煤机出口一次风管一分为二,分别布置在最下面两层燃烧器上。所述下面两层燃烧器即A1层燃烧器、A2层燃烧器,由同一台磨煤机出口的一次风管供应煤粉,即此台磨煤机出口四个角的一次风管都一分为二,分别布置在最下面两层燃烧器上。
进一步的,燃烧器布置为直吹式制粉系统切向燃烧系统的燃烧器布置,燃烧器布置为:A层磨煤机出口布置四根一次风管,每根一次分管再一分为二,分别布置在最下面的两层燃烧器,即A层磨煤机最终引出8根一次风管,分别布置在相邻的最下两层,每层4根,保持磨煤机出力不变,一次风管内径相应减小。
进一步的,最下面两层燃烧器煤粉气流互为引火火源。
进一步的,最下两层燃烧器层,即A1层燃烧器和A2层燃烧器间及A2层燃烧器与B层燃烧器间布置卫燃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0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用户ID关联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对话分析方法、装置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