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用户ID关联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90714.2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9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佳;陈新宇;李柱新;李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云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神机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5 | 代理人: | 许尤庆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技术 用户 id 关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用户ID关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读取配置信息;步骤B,根据配置信息,从数据仓储拉取数据,构建顶点和边;步骤C,通过SparkGraphx将图的顶点和图的边的重复项合并;步骤D,对图的每个顶点有向的搜索N度关系并收集起来;步骤E,根据上一步收集到的每个图顶点的N度关系结点;步骤F,将上一步收集到的歧义结点,根据已配置的歧义规则,进行置信度计算,完成歧义顶点的归属判定;步骤G,根据存储配置,最终将输出结果按照规定的格式存储到指定数据库中。本发明提供的用户ID关联方法具备挖掘数据更完整,更准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户ID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用户ID关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发展,集团业务可触点渠道越来越多,用户可通过不同身份访问企业业务,与企业发生交易消费行为,导致企业可收集大量用户身份信息。但是,用户身份信息过载难以高效稳定从多渠道识别唯一用户,信息容易疏忽或者丢失,且处理过程复杂,效率低,导致信息缺漏,无法全面掌握用户真实情况,加大用户运营难度,此问题愈发凸显。因此,需要通过用户ID关联的方法去解决用户身份繁多的问题。
而在现有技术中,用户ID关联方法有如下几种:
1、将业务规则,转化为对应的SQL语句,关联和映射多数据集的主键,完成用户ID关联。
2、将数据库数据导出并转化为SparkDataFrame,利用SparkGraphx进行图计算,根据图的连接关系,完成用户ID关联。
3、基于用户ID历史日志确定不同的用户ID之间的关联特征,建立用户ID映射关系列表,计算该用户ID和对应的其他类型的用户ID之间的置信度,并以此判断不同数据源的用户ID是否关联。
1和3的用户ID关联方法都需要数据主键,才能实现用户ID的关联,现实情况不一定能找到主键。2用sparkGraphx实现的方法,可能产生过大的连通图,造成数据噪声。本方法基于大数据技术,结合SparkGraphx的图计算和置信度规则切割关联图,最终完成对用户ID的关联。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用户ID关联方法,解决了现有用户ID关联方法存在的用户信息容易疏忽或者丢失,且处理过程复杂,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用户ID关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读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包括数据源表配置,数据表和映射字段配置,结果存储配置,歧义规则;
步骤B,根据配置信息,从数据仓储拉取数据,构建顶点和边;
步骤C,通过SparkGraphx将图的顶点和图的边的重复项合并,并根据图的边将图的顶点连接起来,产生若干关联图;
步骤D,对图的每个顶点有向的搜索N度关系并收集起来,通过规则判断这些顶点的关系集内的节点是否存在歧义,如有则标记为歧义节点;
步骤E,根据上一步收集到的每个图顶点的N度关系结点,通过规则判断低级别的顶点是否存在多重归属关系,如果有则标记;
步骤F,将上一步收集到的歧义结点,根据已配置的歧义规则,进行置信度计算,完成歧义顶点的归属判定;
步骤G,根据存储配置,最终将输出结果按照规定的格式存储到指定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读取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对数据源、数据表、字段映射和歧义规则、结果数据存储信息进行配置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云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云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0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可深度调峰锅炉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