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道路层面细颗粒物反演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0041.0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9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史文中;童成卓;史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曹小翠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层面 颗粒 反演 方法 装置 计算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适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道路层面细颗粒物反演方法,包括:获取待测时长内的目标实测数据以及城市环境因子;基于卫星影像数据确定预设区域的表观反射率数据以及卫星角度数据;利用预先训练的基础反演模型对目标实测数据、城市环境因子、表观反射率数据以及卫星角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预设区域的大气细颗粒物的目标分布数据;将目标分布数据与预设区域的路网栅格数据进行叠加,得到预设区域的道路层面细颗粒物分布影像。通过卫星影像数据确定预设区域的表观反射率数据以及卫星角度数据,并对待测时长内的目标实测数据、城市环境因子、表观反射率数据以及卫星角度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提高细颗粒物反演的稳健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层面细颗粒物反演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空气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对细颗粒物的反演研究主要是基于卫星气溶胶光学深度数据,而气溶胶光学深度数据通常需要从卫星大气表观反射率中间接获取,导致对细颗粒物的反演结果缺乏稳健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道路层面细颗粒物反演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细颗粒物的反演结果缺乏稳健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道路层面细颗粒物反演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时长内的目标实测数据以及城市环境因子,所述目标实测数据为预设区域的大气细颗粒物的实测数据;
基于卫星影像数据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表观反射率数据以及卫星角度数据;
利用预先训练的基础反演模型对所述目标实测数据、所述城市环境因子、所述表观反射率数据以及所述卫星角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预设区域的大气细颗粒物的目标分布数据;
将所述目标分布数据与所述预设区域的路网栅格数据进行叠加,得到所述预设区域的道路层面细颗粒物分布影像。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待测时长内的目标实测数据以及城市环境因子,包括:
获取待测时长内的目标实测数据;
从所述预设区域选择至少两个不同大小的缓冲区;
分别获取各个所述缓冲区的目标城市环境因子;
对应地,所述利用预先训练的基础反演模型对所述目标实测数据、所述城市环境因子、所述表观反射率数据以及所述卫星角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预设区域的所述大气细颗粒物的分布数据,包括:
利用预先训练完成的回归反演模型对所述目标实测数据、所述目标城市环境因子以及所述表观反射率进行分析,得到所述预设区域的所述大气细颗粒物的分布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分别获取各个所述缓冲区的目标城市环境因子之后,包括:
基于所述待测时长的气象因子和目标位置偏差,分别确定在所述待测时长内的目标固定效应值和目标随机效应值,所述目标位置偏差为各个所述缓冲区的预设待测站点与各自对应的卫星像元之间的位置偏差;
对应地,所述利用预先训练完成的基础反演模型对所述目标实测数据、所述城市环境因子、所述表观反射率数据以及所述卫星角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预设区域的所述大气细颗粒物的分布数据,包括:
利用预先训练完成的混合效应模型对所述目标实测数据、所述目标城市环境因子、所述表观反射率、所述目标固定效应值以及所述目标随机效应值进行分析,得到所述预设区域的所述大气细颗粒物的分布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随机效应值包括第一随机效应值、第二随机效应值和第三随机效应值,所述目标固定效应值包括第一固定效应值和第二固定效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0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