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限位装置及套管封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9924.X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2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王余娥;毕重生;李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顺程商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6 | 代理人: | 范伟琪;陈晴梅 |
地址: | 11403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限位 装置 套管 封堵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限位装置及套管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一体式或分体式的带有孔洞的辊体结构,其孔洞沿辊体中心轴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孔洞为1个~9个,所述孔洞相对辊体截面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辊体的外辊面和孔洞的两端各设有朝外开放的密封区;所述孔洞直径的大小与电缆的具体型号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刚性电缆限位装置,不怕挤压,不易变形,耐腐蚀,结构简单,可广泛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质量。2)在封堵过程中采用止水环和柔性防水材料,使用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3)解决了以往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盲区及质量控制点的施工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决施工过程中电缆的安装及相应位置的洞口封堵问题的电缆限位装置及套管封堵方法。
背景技术
预埋套管是为了管子穿过砖墙、砼梁、砼墙等构件预留的孔洞,适用于人防、地下工程、化工、钢铁、自来水、污水处理等管路穿墙壁要求严密防水之处。一般预埋套管的管径比要穿越构件的管子的管径大两个规格。通常分三种:1)普通套管,比要用的管道粗2-4厘米固定在墙或板内,管道从中通过。2)柔性防水套管,就是在套管与管道之间用柔性材封堵起到密封效果。3)刚性防水套管,就是套管与管道间用钢性材料封堵以达到密封效果。如果穿越的部位无防水要求,预埋的是一般套管,如有防水要求,则要预埋防水套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电缆的安装设计到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尤其是在预留套管中施工时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例如1)在施工过程中拉扯时,电缆易在套管口的位置造成破坏,导致电缆损坏,由此导致的工期及经济损失都是巨大的。2)预留套管中的电缆数量较多或者设计过程中需要额外增加或者减少电缆,就会导致在套管中电缆较多,不易维修不能准确找到电缆位置,在维修过程中易破坏其他电缆,风险较大。3)电缆施工完毕后套管封堵问题,由于电缆本身质量较大,人工拉扯难度较大,因此在封堵过程中电缆与套管壁接触处不易封堵易产生渗漏点。或者在同一套管中多个电缆时,电缆与电缆之间更不易封堵,并存在扰动的情况,加大了渗水的风险等。
以前的封堵方式采用高标号水泥或者防水材料对已经铺设好的电缆进行凿口封堵施工,但这种施工方法存在较大的施工缺陷。例如:1)均是刚性防水,不能够维修电缆或者扰动,否则会出现渗漏点。2)电缆与电缆之间;电缆与套管壁之间均存在盲点,手指或者工具由于施工作业空间较小不能进行施工,也易造成漏点。3)防水施工不可逆,防水性能的长期可靠性差。4)施工环境受限,只能在晴天,并且需要水泥或者防水材料有强度后才能起到防水的作用等。
综上所述,如何做到电缆施工在套管中的可靠封堵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限位装置及套管封堵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一体式或分体式的、带有孔洞的限位装置设置在套管和电缆或其他穿墙物之间,限位装置与电缆或其他穿墙物之间设有柔性保护层,避免电缆或其他穿墙物因操作拉扯过程中与套管发生摩擦而损坏,既适用于新安装场合使用,也适用于已安装场合的升级改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水效果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技术方案一:电缆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一体式或分体式的带有孔洞的辊体结构,其孔洞沿辊体中心轴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孔洞为1个~9个,所述孔洞相对辊体截面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辊体的外辊面和孔洞的两端各设有朝外开放的密封区;所述孔洞直径的大小与电缆的具体型号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辊体由两个、三个、四个、六个或八个辊体分体采用榫铆结构扣合而成,辊体外表面设有用于容纳铁丝或尼龙扎带的环槽。
进一步的,所述孔洞内壁衬有0.5~3mm厚的起保护作用的橡胶层或塑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区为止水带槽和/或柔性防水填充材料槽。
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带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或止水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99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