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顶车升降地桩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9888.7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0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溪县建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G01L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5800 重庆市巫溪***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顶车 升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顶车升降地桩,包括外筒、升降装置和内筒,内筒可移动安装在外筒的内腔,升降装置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外筒内腔的底端,升降装置的活动端固定设置在内筒的内腔,内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滑动配合,内筒的的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与内筒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缓冲层,顶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还设置有控制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升降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的升降。通过在顶板和内容的顶端设置缓冲层,在顶板碰触到汽车时有一个缓冲,防止碰坏汽车,同时在顶板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当顶板碰触到障碍物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停止升降再缩回,进一步防止撞击到汽车等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顶车升降地桩。
背景技术
在现有住宅小区内的轿车位和控制机动车辆通行的消防通道,控制机动车辆通行的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中,需要使用到一种汽车车位锁定装置或阻隔装置,这些装置一般采用薄板冲压折弯和管材连接而成,表面为油漆喷涂防锈,其结构虽然简单,但强度不够,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将其破坏,油漆脱落后容易生锈,使用寿命短暂。控制机动车辆通行的阻隔装置一般采用固定式水泥桩或石材加工而成的圆球,固定式的水泥桩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通常将其破坏,不仅拖延了时间,且破坏后还须重建,浪费人力、物力;石球虽可移动,但加工成本高,安装难度大,且移动时同样耽误时间。因此,人们采用一种埋地式升降桩。但现有的升降地桩在进行升降时需要操作人员监控着升降不然就可能发生在升降时升降位置停放有汽车等,操作人员未发现就会顶坏汽车,使其使用起来浪费人力且不智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顶车升降地桩,其在进行升降时不需要操作人员在现场也不会发生在升降时顶坏停在升降位置的汽车等物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顶车升降地桩,包括外筒、升降装置和内筒,所述内筒可移动安装在外筒的内腔,所述升降装置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外筒内腔的底端,所述升降装置的活动端固定设置在内筒的内腔,所述内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内筒的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内筒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的升降。
进一步,所述缓冲层为压缩弹簧和用于填充顶板和内筒顶端之间空隙的橡胶,所述橡胶跟随弹簧的伸缩同时伸缩。
进一步,所述橡胶和弹簧外还套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跟随弹簧的伸缩同时伸缩,所述波纹管的外壁最大直径小于内筒的外壁直径。
进一步,所述内筒的周面上还设置有荧光条,且荧光条嵌入式的套设内筒板的周面上。
进一步,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不大于10厘米。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为气压驱动装置或液压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进一步,所述顶板的直径不大于外筒的内壁直径,所述升降装置完全缩回时,所述顶板的上端面与外筒的上端面齐平。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顶车升降地桩,包括外筒、升降装置和内筒,所述内筒可移动安装在外筒的内腔,所述升降装置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外筒内腔的底端,所述升降装置的活动端固定设置在内筒的内腔,所述内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内筒的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内筒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的升降。通过在顶板和内容的顶端设置缓冲层,在顶板碰触到汽车时有一个缓冲,防止碰坏汽车,同时在顶板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在内筒伸出时,当顶板碰触到障碍物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停止升降再缩回,进一步防止撞击到汽车等物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溪县建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巫溪县建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98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球体阻隔防爆材料
- 下一篇:一种连续油管动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