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滑翔机器海豚的滑翔深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89693.2 申请日: 2019-11-28
公开(公告)号: CN110758698B 公开(公告)日: 2020-10-02
发明(设计)人: 喻俊志;吴正兴;王健;闫帅铮;谭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主分类号: B63G8/14 分类号: B63G8/14;B63C11/52
代理公司: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代理人: 郭文浩;尹文会
地址: 10019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仿生 滑翔 机器 海豚 深度 控制 方法 系统 装置
【说明书】:

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滑翔机器海豚的滑翔深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旨在解决仿生滑翔机器海豚滑翔定深控制精确度低的问题。本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滑翔深度、偏航角;基于深度、惯导信息,通过滑模观测器获取估计速度,并结合预设偏航角,通过偏航控制器获取两侧胸鳍的控制量;基于预设滑翔深度、深度信息,构建贝塞尔曲线并进行分段,获取分段式的下潜速度参考轨迹,并结合估计速度,通过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获取下潜控制量;根据下潜控制量,通过浮力原理得到活塞的目标位置,并依据当前活塞位置获取活塞的控制量;基于活塞和两侧胸鳍的控制量,控制滑翔。本发明提高了仿生滑翔机器海豚滑翔定深控制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滑翔机器海豚的滑翔深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下仿生机器人在水下探测、搜救、设施维护等作业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通过模仿海豚的背腹式波动运动,仿生机器海豚获得了高机动性能,成功实现了跃水、前后滚翻等高难度动作,但是高机动运动往往导致极大的能量消耗。因此,为了提高机器海豚的续航能力,科研学者将水下滑翔器的浮力驱动机制引入到仿生机器海豚的设计,研制了仿生滑翔机器海豚平台,通过结合滑翔运动和仿海豚波动运动,同时实现高机动与强续航,极大拓展了应用领域和范围。

深度控制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水下机器人的研究热点。高精度的深度控制能够为水下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水下机器人的自主作业意义重大。根据控制方式不同,水下机器人深度控制主要分为三类:重心调节、浮力调节及可动鳍面调节。其中,重心调节主要依靠体内可动滑块改变重心分布,获取俯仰力矩,实现深度控制;浮力调节是通过改变自身排水量,依靠浮力调节,实现深度控制。这两种方法由于只需静密封操作,安全性高,实现难度小。但是,由于滑块运动和浮力调节速度限制,导致系统延迟较大,容易超调。可动鳍面调节方式通过控制鳍面的转角实现深度控制,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应用广泛。但是,该方法对于密封要求较高,且对偏航运动易产生强耦合效应。上述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水下仿生机器人研究中。Shen针对仿生机器海豚的定深问题,利用重心调节方式,设计了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实现了其重心调节,获得了5厘米的深度误差。可参考文献:(1)沈飞,“仿生机器海豚的建模、控制及其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Makrodimitris针对仿生机器鱼的定深问题,利用浮力调节方式,实现了2厘米的深度误差。可参考文献:(2)M.Makrodimitris,I.Aliprantis,and E.Papadopoulos,“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low cost,pump-based,depth control of a smallrobotic fish,”in Proc.IEEE/RSJ Int.Conf.Intell.Robots Syst.,Chicago,USA,Sep.2014,pp.1127–1132.

Yu针对仿生机器海豚的定深问题,利用可动鳍面调节方式,通过改进滑模模糊控制器控制胸鳍转角,实现了0.5厘米的深度误差。可参考文献:(3)J.Yu,J.Liu,Z.Wu,andH.Fang,“Depth control of a bioinspired robotic dolphin based on sliding modefuzzy control method,”IEEE Trans.Ind.Electron.,vol.65,no.3,pp.2429–2438,2018.

仿生滑翔机器海豚的深度控制分为滑翔定深和海豚定深,其中由于系统延迟大和精确度低的特点,滑翔定深控制的精确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发明针对滑翔机器海豚的滑翔深度控制问题,通过设计深度控制器控制浮力,实现定深控制任务。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9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