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9383.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雄一郎;佐藤昌宏;小松泰之;小桥幹生;永富敦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12 | 分类号: | H01G9/012;H01G9/08;H01G9/1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韩丁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电容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电容器。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阳极引线框、阴极引线框、外装部件。电容器元件具有:阳极部和阴极部。阴极引线框具有:阴极搭载部、与阴极搭载部连结的阴极连接部、与阴极连接部连结的阴极端子部。此外,阴极引线框在阴极搭载部与阴极连接部的第1边界向一个方向折弯,在阴极连接部与阴极端子部的第2边界向另一个方向折弯。阴极搭载部以及阴极端子部的至少一方在接近于阴极连接部的端部,具有向阳极部与阴极部排列的第1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ESR)较小,频率特性优良,因此被搭载于各种电子设备。专利文献1示出了一种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具备阳极体、形成于阳极体的电介质层、形成于电介质层的固体电解质层、和形成于固体电解质层的阴极层;引线端子,分别与阳极体以及阴极层连接;和外装部件,覆盖电容器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引线端子的一部分在外装部件的底面露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131691号小册子
在专利文献1中,在多个位置将阴极引线框折弯,将其一部分利用为阴极引线端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增大阴极引线框与阴极层的接触面积,则端子的露出面积变小,相反地,若增大端子的露出面积,则与阴极层的接触面积变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阳极引线框、阴极引线框、外装部件。所述电容器元件具有阳极部和阴极部。所述阳极引线框以及所述阴极引线框分别与所述电容器元件连接。所述外装部件覆盖所述电容器元件并且分别局部覆盖所述阳极引线框以及所述阴极引线框。所述阴极引线框具有:搭载所述阴极部的阴极搭载部、与所述阴极搭载部连结的阴极连接部、与所述阴极连接部连结的阴极端子部。此外,所述阴极引线框在所述阴极搭载部与所述阴极连接部的第1边界向一个方向折弯,在所述阴极连接部与所述阴极端子部的第2边界向另一个方向折弯。所述阴极搭载部以及所述阴极端子部的至少一方在接近于所述阴极连接部的端部,具有向所述阳极部与所述阴极部排列的第1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另外,本公开的概括性或者具体性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电解电容器、装置、系统、方法或者这些的任意组合实现。
根据本发明,能够充分确保阴极引线框与阴极部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够充分确保端子部的露出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是去除密封材料并从底面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引线框与电容器元件的示意图。
图3是从底面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密封材料密封的电解电容器的示意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的展开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去除密封材料并从底面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引线框与电容器元件的示意图。
图7是从底面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密封材料密封的电解电容器的示意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的展开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去除密封材料并从底面侧观察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引线框与电容器元件的示意图。
图11是从底面侧观察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密封材料密封的电解电容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9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内网加速方法、系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 下一篇:后门把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