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茶制作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9243.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7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嵇国华;姜慧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A47J27/00;A47J36/00;A47J3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茶制作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获取到用于表征炒制米茶的炒茶指令,控制加热组件加热锅体以及控制搅拌装置动作,直至获取到的锅体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响应于该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以使该温度降低;响应于该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使锅体以第二预设温度加热第一预设时长,以及控制搅拌装置动作,其中,第一预设时长为用于炒制待加工谷物的时长。通过本发明,一方面加快谷物表面淀粉糊化,另一方面加快未被谷物吸收的水分的挥发,防止出现米粒淀粉过度糊化而黏连,采用该自动化炒制方法,炒制效率高,节约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电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茶制作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米茶得名于“食之果腹,饮之解渴”。米茶的做法通常是先将大米放在锅里文火干炒,炒到大米发黄带焦时起锅,用水洗净后滤去水分,再放入锅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开花,起锅自然冷却即可食用。其汤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涩而不苦口,既可代替米饭,又具饮茶解渴的作用。
目前,现有技术中制作米茶时,通常需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对谷物进行炒制,由于对火候的控制直接会影响炒制出的米茶的口感,因此人工炒制对炒茶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并且炒茶效率比较低,人工成本也比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米茶制作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本申请的米茶制作设备的控制方法能够提高米茶炒制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米茶制作设备的控制方法,该米茶制作设备包括锅体、加热组件和搅拌装置,该锅体用于放置待加工谷物,加热组件用于对锅体加热,搅拌装置旋转时使待加工谷物在锅体内翻炒,该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获取到用于表征炒制米茶的炒茶指令,控制加热组件加热锅体以及控制搅拌装置动作,直至获取到的锅体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响应于该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以使该温度降低;响应于该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使锅体以第二预设温度加热第一预设时长,以及控制搅拌装置动作,其中,第一预设时长为用于炒制待加工谷物的时长。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米茶制作设备的控制方法,若获取到用于表征炒制米茶的炒茶指令,控制加热组件加热锅体以及控制搅拌装置动作,直至获取到的锅体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从而快速干燥谷物表面的水分;之后,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以使该温度降低,若该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并使该锅体以该第二预设温度加热第一预设时长,以及控制搅拌装置动作,即以第二预设温度炒制谷物并且伴随搅拌动作,完成谷物炒制。该过程采用先升温再降温的方式对谷物进行炒制,一方面加快谷物表面淀粉糊化,另一方面加快未被谷物吸收的水分的挥发,防止出现米粒淀粉过度糊化而黏连,采用该自动化炒制方法,炒制效率高,节约人工成本。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加热组件加热锅体以及控制搅拌装置动作,包括:控制加热组件以最大功率加热该锅体,以及控制搅拌装置以第一转速旋转;和/或,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使锅体以第二预设温度加热第一预设时长,以及控制搅拌装置动作,包括: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使锅体以第二预设温度加热第一预设时长,以及控制搅拌装置以第二转速旋转,其中,第二转速小于第一转速。
通过该优选的实现方式,若获取到炒茶指令,控制加热组件以最大功率加热锅体,使得锅体快速升温,同时搅拌装置以第一转速快速旋转,从而达到使得锅体内的谷物的水分快速挥发的目的。若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控制加热组件加热锅体使得锅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维持第二预设温度,以及控制搅拌装置以第二转速旋转,以低温促进淀粉熟化,慢速旋转也使得谷物颗粒温度均匀,从而达到逐渐炒熟所有谷物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9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戏剧钢琴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计算机总线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