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径赶酸杯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89072.4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庭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F19/00 |
| 代理公司: | 31315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峰 |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杯体 小径 大径 赶酸 剩余量 溶剂 定容刻度线 杯座 双径 可溶性聚四氟乙烯 测量和控制 同轴设置 目测法 定容 观察 玻璃 | ||
一种双径赶酸杯,包括杯座,杯座上设置有第一小径杯体,第一小径杯体的上侧设置有大径杯体,大径杯体的直径大于第一小径杯体的直径,大径杯体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小径杯体,第二小径杯体的直径小于大径杯体的直径,第一小径杯体的容积大于0mL、小于等于2mL,第二小径杯体或者大径杯体上设置有定容刻度线,第二小径杯体与大径杯体以及第一小径杯体同轴设置,双径赶酸杯的材料为可溶性聚四氟乙烯或者玻璃。本发明的第一小径杯体便于观察赶酸溶剂的剩余量,第二小径杯体上设置有定容刻度线,方便赶酸操作后的定容操作,并且使用目测法观察溶剂的剩余量,减少了测量和控制溶剂剩余量的困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尤其涉及化学实验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双径赶酸杯。
背景技术
在分析化学实验室,分析样品需要经过样品制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碰到一个赶酸的问题。
目前采用的赶酸方法是采用电加热板进行加热,然而,这个方法赶酸速度很慢,完成一次赶酸需要2-5个小时,严重影响了整个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大家都在摸索使用微波加热来进行赶酸,微波加热的速度很快,一批40-50个样品同时赶酸,在3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比加热板赶酸的速度提高10-20倍。
在微波赶酸的过程中,需要解决溶剂的剩余量的控制问题,现有技术中,有红外测温法和超声波定位法等,但是因为在赶酸蒸发过程中样品溶剂处于沸腾波动的状态,所以对溶剂的剩余量的测量和控制是比较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径赶酸杯,所述的这种双径赶酸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赶酸过程中的溶剂的剩余量的检测和控制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双径赶酸杯,包括杯座,所述的杯座上设置有第一小径杯体,所述第一小径杯体的上侧设置有大径杯体,所述大径杯体的直径大于第一小径杯体的直径,所述的大径杯体与第一小径杯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大径杯体的上侧设置有一个第二小径杯体,所述第二小径杯体的直径小于大径杯体的直径,所述的第二小径杯体上设置有一个磨砂杯口,所述第二小径杯体与大径杯体以及第一小径杯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小径杯体的容积大于0mL、小于等于2mL。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小径杯体或者所述的大径杯体上设置有定容刻度线。
进一步地,第二小径杯体与大径杯体以及第一小径杯体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径赶酸杯的材料为可溶性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径赶酸杯的材料为玻璃。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的第一小径杯体便于观察赶酸溶剂的剩余量,第二小径杯体上设置有定容刻度线,方便赶酸操作后的定容操作,并且使用目测法观察溶剂的剩余量,减少了测量和控制溶剂剩余量的困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双径赶酸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双径赶酸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双径赶酸杯,包括杯座1,所述的杯座1上设置有第一小径杯体3,所述第一小径杯体3的上侧设置有大径杯体4,所述大径杯体4的直径大于第一小径杯体3的直径,所述的大径杯体4与第一小径杯体3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大径杯体4的上侧设置有一个第二小径杯体5,所述第二小径杯体5的直径小于大径杯体4的直径,所述的第二小径杯体5上设置有一个磨砂杯口7,所述第二小径杯体5与大径杯体4以及第一小径杯体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90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