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棚式发酵有机肥的生物除臭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89043.8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于倩倩;杜国平;项海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佳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44452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梓赫 |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臭 臭气 稻壳 棉花秸秆 生物除臭 水稻秸秆 小麦秸秆 玉米秸秆 菇渣 排风 氧气 臭气吸附剂 发酵有机肥 排放标准 限制条件 循环吸收 木质素 通风橱 菌剂 排出 制备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棚式发酵有机肥的生物除臭方法,包括制备步骤:原材料收集粉碎:收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壳、棉花秸秆和菇渣进行粉碎;进入除臭房: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壳、棉花秸秆和菇渣搅拌混合后进入除臭房;添加菌剂:在上述配料中加入木质素菌混合均匀,制作成臭气吸附剂;除臭排风:利用通风橱进行排风,使除臭房气体进行循环;添加氧气:对除臭房添加氧气,增强除臭功能,本发明生物除臭方法进行除臭,减少了各种方法的限制条件,同时又将各种方法组成一个循环吸收处理臭气的系统,使臭气在系统中得到充分的处理,直至臭气符合排放标准后将其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棚式发酵有机肥的生物除臭方法,属于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畜禽废弃物经生物发酵转化为商品有机肥料符合废弃物治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生态化的原则,将数量巨大的畜禽废物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探讨如何在发展养殖业的过程中尽快建立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与工艺已成为重大技术需求。为此,针对商品有机肥工厂化生产成本高、养分损失大、无害化程度低、生产易造成二次污染、应用范围窄等问题,根据生物好氧发酵原理,探索出棚式袋装发酵法生产有机肥技术,即将调配好的发酵物料经装袋,置于温室塑料棚进行堆制发酵,造就一个良好的好氧发酵条件,并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生物好氧发酵自身产生的热能,自然烘干干燥,达到生产简易、成本低廉、质量保证的目的。
但有机肥在堆肥发酵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恶臭、粉尘等污染物,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并引起周边百姓或单位的不满,甚至影响周边人们的健康安全,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成为限制有机肥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消除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臭气的方法。
目前处理堆肥发酵臭气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化学方法在堆肥料上撒过磷酸钙15~20g,或是在堆肥料上撒一些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或喷洒乙酸等具有除臭作用的化学物质,或者直接将臭气进行催化燃烧。物理方法为适量通风并且有规律的进行翻堆,以及用水洗或用具有吸附性的材料对臭气进行吸附等。生物方法为将部分臭气由气相转变为液相,使溶于水中的臭气通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吸收,不溶于水的臭气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由微生物分泌的细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第三,是臭气进入细胞后,在体内作为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所分解、利用,使臭气得以去除。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1)化学吸收法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净化效率一般,而催化燃烧法中催化剂选择比较困难,并且要注意催化剂中毒现象的发生。(2)物理方法一般要求空气预净化,否则,吸附剂易堵塞。(3)生物法中一般细菌活性温度范围在10~40℃,在寒冷地区该法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堆肥发酵臭气难以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棚式发酵有机肥的生物除臭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棚式发酵有机肥的生物除臭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原材料收集粉碎:收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壳、棉花秸秆和菇渣进行粉碎;
(2)、进入除臭房: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壳、棉花秸秆和菇渣搅拌混合后进入除臭房;
(3)、添加菌剂:在上述配料中加入木质素菌混合均匀,制作成臭气吸附剂;
(4)、除臭排风:利用通风橱进行排风,使除臭房气体进行循环;
(5)、添加氧气:对除臭房添加氧气,增强除臭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包括:
(1.1)、选取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壳、棉花秸秆和菇渣作为原料;
(1.2)、对上述原料进行紫外灭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佳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佳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90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