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垫片定量索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7789.5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3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磊;尧琼林;张玲;张劲松;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垫片 定量 索取 系统 | ||
1.一种垫片定量索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机构(1),所述下料机构(1)包括:
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个端面的下料孔(1123),所述支撑板(11)的侧端面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下料孔(1123)的第一通槽(1121)和第二通槽(1122),所述第二通槽(1122)布置在所述第一通槽(1121)的下方,所述第一通槽(1121)和所述第二通槽(1122)之间的距离等于N个垫片(3)的厚度和;
与所述支撑板(11)之间形成滑动配合的推拉组件(12);
布置在所述支撑板(11)上方的料道(13),且所述料道(13)连通所述下料孔(1123);
所述推拉组件(12)具有阻挡所述料道(13)中的垫片(3)从所述下料孔(1123)中落下的自由状态,和,使所述料道(13)中从上至下的前N个垫片(3)从所述下料孔(1123)中落下并阻挡剩余的垫片(3)从所述下料孔(1123)中落下的下料状态;
所述支撑板(11)包括:
支撑板本体(111),所述支撑板本体(11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盲孔(1111),所述第一盲孔(1111)的孔底设置连通至所述支撑板本体(111)的下端面的第一通孔(1112);
支撑座(112),所述支撑座(112)安装在所述第一盲孔(1111)内,并部分伸出至所述支撑板本体(11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通槽(1121)布置在所述支撑座(112)伸出在所述支撑板本体(111)的部分上;所述下料孔(1123)布置在所述支撑座(112)内,且所述下料孔(1123)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12);所述第二通槽(1122)布置在所述支撑座(112)位于所述第一盲孔(1111)内的部分上;
所述支撑板本体(111)的侧端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通槽(1122)的第三通槽(1113);
所述料道(13)部分插入至所述支撑座(112)内,且所述料道(13)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通槽(1121)连通的第四通槽(131);
所述推拉组件(12)包括:
下料件(121)和布置在所述下料件(121)下方的挡料件,所述挡料件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个端面的第二通孔(1221);
在所述挡料件和所述下料件(121)处于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挡料件部分穿过所述第三通槽(1113)和所述第二通槽(1122)后伸入至第一个垫片(3)的下方,以阻挡垫片(3)落下;
在所述挡料件和所述下料件(121)处于所述下料状态时,所述下料件(121)部分穿过所述第四通槽(131)和所述第一通槽(1121)后伸入至第N个垫片(3)的上方,以阻挡第N+1个垫片(3)落下;所述挡料件上的第二通孔(1221)正对第一个垫片(3)设置,前N个垫片(3)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21)和所述第一通孔(1112)后落下;所述支撑板(11)还包括:
从所述支撑板本体(111)的侧端面向外延伸出的滑道(113);
所述推拉组件(12)还具有:
推动所述下料件(121)和所述挡料件从所述自由状态变化至所述下料状态的推动件(124),所述推动件(124)在所述滑道(113)内进行滑动;
使所述下料件(121)和所述挡料件从所述下料状态自动回位至所述自由状态的回位件;以及
对所述挡料件和所述推动件(124)的位置移动范围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件(126);
所述支撑板本体的上端面还开设有第二盲孔(1114),所述第二盲孔(1114)设置在所述第一盲孔(1111)的左侧,且所述第一盲孔(1111)和所述第二盲孔(1114)之间通过第五通槽(1115)连通,所述第五通槽(1115)和所述第二通槽(1122)连通;
所述挡料件包括:
同步移动的左挡料件(123)和右挡料件(122),所述左挡料件(123)和所述右挡料件(122)并排并贴合设置,所述第二通孔(1221)设置在所述右挡料件(122)上,所述左挡料件(123)部分或全部布置在所述第二盲孔(1114)内;
所述回位件包括:
被限位在所述左挡料件(123)的左端和所述第二盲孔(1114)的右侧孔壁之间的第一弹簧(1251);
被限位在所述推动件(124)和所述支撑座(112)的右侧表面之间的第二弹簧(1252);
在所述挡料件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左挡料件(123)的部分穿过所述第五通槽(1115)和所述第二通槽(1122)后伸入至第一个垫片(3)的下方,所述第一弹簧(1251)和所述第二弹簧(1252)均处于自由状态;
在所述挡料件处于下料状态时,所述右挡料件(122)上的第二通孔(1221)正对第一个垫片(3)设置,所述第一弹簧(1251)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二弹簧(1252)处于压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77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