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成本模块化非单一冲击位置点的落锤式冲击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87409.8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4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武;史耀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三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G01N3/04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成本 模块化 单一 冲击 位置 落锤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模块化非单一冲击位置点的落锤式冲击夹具,用于解决现有夹具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标准夹具,还包括支撑板、盖板和橡胶垫。支撑板嵌入于标准夹具的凹槽内,并可沿着凹槽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试件置于支撑板的凹槽内,这样就能对试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冲击,盖板放置于试件上表面,保证其底面两侧的橡胶垫与试件接触,同时保证其四边与所述的标准夹具凹槽的四边对齐。可定制尺寸的支撑板解决了对不同尺寸试件进行支撑的问题;盖板两侧的橡胶垫解决了在对试件不同位置进行冲击时,保持试件相同边界条件的问题;易于加工的支撑板以及盖板解决了夹具总体成本过高的问题,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成本模块化非单一冲击位置点的落锤式冲击夹具。
背景技术
参照图6。文献“申请公布号是CN10691850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非单一冲击位置点的落锤式冲击夹具设计与制造方法。该夹具包括压紧模块1、横向移动模块2、纵向移动模块3、支撑底座4和定位挡板5。其中,压紧模块1置于横向移动模块2上方,纵向移动模块3置于横向移动模块下方2,三者安装在支撑底座4上,并借助定位挡板5进行相对运动调节。
将待测试件置于压紧模块1的凹槽内,通过调整横向移动模块2与纵向移动模块3的位置从而变换试件上的受冲击点,达到对试件不同位置进行冲击的目的。
不难看出,文献公开的这种非单一冲击位置点的落锤式冲击夹具存在以下缺陷:
一、该夹具过于复杂,制造成本高,难以大范围快速普及。
二、每套夹具只能对长×宽=150mm×100mm规格的试件进行冲击测试。
而在针对试件不同位置的冲击测试中,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于两点间距,因而,试件的单向位移就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测试场景。故,设计并制造一种能够可以满足多种尺寸试件,且对不同位置进行冲击测试的低成本夹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夹具实用性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模块化非单一冲击位置点的落锤式冲击夹具。该夹具包括标准夹具,还包括支撑板、盖板和橡胶垫。支撑板嵌入于标准夹具的凹槽内,并可沿着凹槽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试件置于支撑板的凹槽内,这样就能对试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冲击,盖板放置于试件上表面,保证其底面两侧的橡胶垫与试件接触,同时保证其四边与所述的标准夹具凹槽的四边对齐。可定制尺寸的支撑板解决了对不同尺寸试件进行支撑的问题;盖板两侧的橡胶垫解决了在对试件不同位置进行冲击时,保持试件相同边界条件的问题;易于加工的支撑板以及盖板解决了夹具总体成本过高的问题,实用性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成本模块化非单一冲击位置点的落锤式冲击夹具,包括标准夹具6,标准夹具6的中心包含一个平面尺寸为长×宽=150mm×100mm的凹槽,凹槽中心有一个正方形通孔;所述的标准夹具6上包含四个铰接夹10,每个铰接夹10有一个橡胶压头11,铰接夹10与橡胶压头11配合用于锁紧整套夹具;标准夹具6通过螺栓9与落锤试验机底座固定,其特点是还包括支撑板7、盖板8和橡胶垫12;所述的支撑板7其平面是长方形,长方形的宽度为100mm,长方形的长度与试件13的长度相等,但最大长度不超过150mm;所述的支撑板7中心包含一个凹槽,凹槽尺寸与试件13尺寸相同,凹槽中心含有一个正方形通孔用于避让试件13在冲击过程中的形变;所述的盖板8平面是一个尺寸为长×宽=150mm×100mm的长方形,其中心包含一个正方形通孔用于落锤的通过;所述的盖板8底面两侧分别粘贴有一根长方体橡胶垫12用于对不同位置试件的无差别压紧;其中,所述的支撑板7嵌入于标准夹具6的凹槽内,并可沿着凹槽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试件13置于所述的支撑板7的凹槽内,所述的盖板8放置于试件13上表面,保证其底面两侧的橡胶垫12与试件13接触,同时保证其四边与所述的标准夹具6凹槽的四边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三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三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74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