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式液体介质隔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86930.X | 申请日: | 201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9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盛晓岩;胡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L27/00 | 分类号: | G01L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张利萍 |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液体 介质隔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薄膜式液体介质隔离装置,属于压力校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压力输入口、O型密封圈A、缸体、隔离薄膜、溢油口A、O型密封圈B、截止阀、溢油口B、限流螺钉、O型密封圈C、上端盖、端盖螺栓、压力输出口、O型密封圈D、堵头。本发明采用柔性隔离膜物理隔离,能够隔离包括航空蓝油、红油、液压油、水在内的多种液体介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完全避免不同液体介质间的相互污染,且隔离膜采用完全浸入式设计,能够有效保证测量的灵敏度。本发明测量精度高,使用压力范围大,操作简单,方便实验室或现场使用。本发明能够解决试验器液体压力参数校准中所使用的介质不一致的问题,且避免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介质造成标准器介质污染及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压力参数现场校准中的一种液体介质隔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薄膜式液体介质隔离装置,属于压力校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力量值的计量与测试技术是力学计量领域的基础计量技术之一。而液体压力的计量与测试作为压力测试的重要部分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石油勘探等领域,为了保证这些领域科研生产工作的安全性,需要定期对这些压力仪表进行检定和校准,压力量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顺利完成。
油介质压力控制器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流体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油液的控制,快速、准确、稳定地产生目标压力,同时又能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实时反馈并显示被测压力,从而实现对油液压力的连续精确控制。
由于航空产品地面试验器种类繁多,不同的试验器所使用的液体介质各不相同,有航空煤油、YH-15液压油(红油)和蓝油等种类,普通的校准实验室无法针对试验介质配备专用的压力标准装置,校准过程中虽然采取了一定的隔离措施,但仍然很难完全避免被校介质的渗入,将影响标准装置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试验器上使用的介质各种各样,如:航空燃油、蓝油等,这些介质均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标准的液体校准装置普遍采用的是无腐蚀性的癸二酸酯或其它无腐蚀的液体介质,这些介质与航空地面产品试验器所使用的介质是不一致的,无法直接连接校准装置在现场进行校准。因此针对现场校准中试验器使用的介质,需要设计一种液体介质隔离装置连接在校准装置和试验器之间,装置所使用的材料和密封件不但要能有效隔离两种不同介质且耐腐蚀,还要能有效的传递压力力值。在进行液体介质校准系统设计时,能提供一种既能保证介质很好的隔离又能进行无损失的传递压力的装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薄膜式液体介质隔离装置,为各种不同介质的压力参数现场校准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航空地面产品试验器液体压力参数校准中所使用的介质不一致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介质造成的标准器介质污染及腐蚀性问题,本发明公开的薄膜式液体介质隔离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解决航空地面产品试验器液体压力参数校准中所使用的介质不一致的问题,且能够避免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介质造成标准器介质污染及腐蚀。
本发明用于压力校准时,能够隔离不同液体压力介质的压力设备,采用柔性隔离膜,物理隔离的原理,能够隔离包括航空蓝油、红油、液压油、水在内的多种液体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的薄膜式液体介质隔离装置,包括压力输入口、O型密封圈A、缸体、隔离薄膜、溢油口A、O型密封圈B、截止阀、溢油口B、限流螺钉、O型密封圈C、上端盖、端盖螺栓、压力输出口、O型密封圈D、堵头。
所述的压力输入口为被测液体介质压力输入的端口;
所述缸体为中空,且后端开口结构,前端中心位置开设进油口;缸体上开设溢油口A;缸体前端与压力输入口固定连接,油液经过压力输入口和进油口进入缸体空腔;
上端盖为T型结构,沿中心线开设油道A;顶端横向位置中心处开设凹槽,所述油道A与凹槽连通;沿顶端横向位置的侧壁向内开设通道A,所述通道A与油道A连通;沿顶端横向位置向内开设通道B,需保证通道B与通道A连通,所述通道B的出口即为溢油口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6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钣金加工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制动泵生产一体化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