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轧制热钢坯弯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6901.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1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波;王俊平;王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C21D9/7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轧制 钢坯 弯曲 方法 | ||
一种防止轧制热钢坯弯曲的方法,其特征是加热轧制钢锭保温温度是1250±10℃;钢锭在均热炉内间距是1300‑1800mm;平钢道次压下量控制在0‑10mm;采用“#字型”垛放,钢坯堆垛外形呈正方体。本发明通过对钢坯从加热、轧制到对方冷却等环节进行优化,确保在无轿直设备的基础上,将轧后钢坯的弯曲度控制在3mm/m以内,解决了因弯曲大导致的生产效率降低,交货期延长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制钢坯外形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轧制钢坯产生弯曲现象,主要是在轧制的后期形成。一方面由于钢锭加热过程温度不均匀,轧制后期加热温度差的部位的温度率先进入两相区(A+F),形变组织难以控制;另一方面由于轧后钢坯的换热表面积以及空气和钢坯之间的温度差不同,造成应力弯曲。
在本生产线无轿直设备的基础上,钢坯出现弯曲现象,给用户的使用过程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弯曲严重的钢坯只能通过锯切分块来降低整支的弯曲度、或是降级使用。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劳动强度,影响了钢坯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降低钢坯轧后弯曲度。
一种防止轧制热钢坯弯曲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内容:
(1)加热轧制钢锭的保温温度是 1250±10℃;
(2)钢锭在均热炉内的间距是1300-1800mm;
(3)均热炉内温度气氛控制在0-20℃;
(4)平钢道次的压下量是0-10mm;
(5)垛放方法采用第n层为两个平行钢坯横向设置,第n+1层叠放在第n层钢坯的上面且第n+1层两个钢坯平行纵向设置,钢坯堆垛的外形为正方体,n为正整数。
本发明保证了钢坯轧后弯曲度不超过3mm/m。采用本发明生产的钢坯在车轴钢、气瓶钢、法兰钢各个领域稳定使用,达到了降低质量成本,缩短交货期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加热工序:钢锭保温温度是1250±10℃,减小轧后弯曲应变区间的温度范围;
动态调整加热过程煤气配比,保持均热炉内温度气氛均衡的控制在0-20℃;
钢锭在均热炉炉墙上的摆放间距控制在1300mm-1800mm,保证钢锭均匀受热;
轧钢工序:平钢道次的压下量控制在5-10mm范围,减少轧制应力。
冷却工序:调整钢坯冷却冷床水平度,保证各钢坯的水平偏差不超5mm;
出钢工序:推钢时钢坯前后放置夹板,减少推钢爪的应力集中点在钢坯上的不均匀分布;
堆垛工序:采用“#字型”方式进行堆垛,根据钢坯规格,使堆垛层数放置在10-15层(正方体),使垛与空气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均衡的冷却场。
所述#字型即:第n层为两个平行钢坯横向设置,第n+1层叠放在第n层钢坯的上面且第n+1层两个钢坯平行纵向设置,形成#字型。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使弯曲度控制在3mm/m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6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树脂整列装载机
- 下一篇:储能策略数据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