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电流可调的NOX传感器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6323.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尹亮亮;楼夙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安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可调 nox 传感器 芯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电流可调的NOX传感器芯片,涉及传感器芯片领域,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设有第一内泵安装腔,所述第一内泵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基体内设置有第二内泵安装腔,所述第二内泵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基体内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下端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第一移动腔与第二移动腔,所述第一移动腔与第一内泵安装腔相互连通,通过第二移动杆、第一内泵连接下电极、螺纹杆、第一内泵连接上电极、第一内泵连接下电极、第一内泵连接极、第二内泵连接上电极、第二螺纹块、第一移动杆、第一螺纹块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根据不同大小的车辆,对该装置进行调节,进而保证了对尾气充分净化与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芯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电流可调的NOX传感器芯片。
背景技术
NOx指的是由于燃烧所产生的各种氮氧化合物的总和,由于N2O3,N2O5,N2O4在高于200°C下不稳定,而所有N2O的排放中仅仅只有2%来源于汽车的尾气排放,且N2O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与NO和NO2不同,所以一般把NO和NO2称为NOx。NOx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极大其排放造成光化学污染,还产生城市烟雾、酸雨等,危害城市居民的健康。重型汽车保有量仅占机动车总保有量5%,占汽车保有量的15%,NOx的排放量却占到总排放量的76%,所以控制好重型车的NOx的排放是最重要的,传统的传感器芯片不能根据其实际需求进行调节,进而导致对尾气净化不彻底以及测量不准确的情况,容易造成大气污染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泵电流可调的NOX传感器芯片来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泵电流可调的NOX传感器芯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泵电流可调的NOX传感器芯片,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设有第一内泵安装腔,所述第一内泵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基体内设置有第二内泵安装腔,所述第二内泵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基体内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下端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第一移动腔与第二移动腔,所述第一移动腔与第一内泵安装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移动腔与第二内泵安装腔相互连通,所述转动槽内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腔与转动槽之间安装有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腔与转动槽之间安装有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腔与第二移动腔之间通过连通槽相互连通,所述基体内安装有参比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内泵安装腔内顶部的第一内泵连接上电极,所述第一内泵安装腔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内泵下电极,所述第一内泵下电极与第一内泵安装腔之间通过第一内泵连接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内泵安装腔内顶部的第二内泵上电极,所述第二内泵安装腔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二内泵下电极,所述第二内泵上电极与第二内泵下电极之间通过第二内泵连接极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转动槽内侧壁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端部贯穿转动槽的内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螺纹杆外侧壁上的第一螺纹块,所述第一螺纹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侧壁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内泵连接上电极、第一内泵连接下电极,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螺纹杆外侧壁上的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二螺纹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侧壁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泵连接上电极、第二内泵连接下电极。
优选的,所述参比机构包括设置在基体内的参比空腔,所述参比空腔内安装有参比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通过第二移动杆、第一内泵连接下电极、螺纹杆、第一内泵连接上电极、第一内泵连接下电极、第一内泵连接极、第二内泵连接上电极、第二螺纹块、第一移动杆、第一螺纹块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根据不同大小的车辆,对该装置进行调节,进而保证了对尾气充分净化与调节,避免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同时实现了对其精准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B部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安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安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6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的自动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处理红霉素菌渣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