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码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5903.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4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12/47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姚璐;张颖玲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码 验证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密码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自身建立通讯连接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待验密码;基于自身存储的校验密码对所述待验密码与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当所述验证结果表明待验密码验证通过时,生成免密标识,并存储所述免密标识;自身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通讯连接,以使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读取所述免密标识免除对自身密码的验证。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密码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集成电路卡(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因使用方便、安全,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提升IC卡使用的安全性,卡片可以设置一个密码,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先输入密码才可以交易。但是,IC卡也存在一些使用上的问题,比如:卡主需要将IC卡交给第二人时,需要同时把密码告知给第二人,如此可能导致IC卡的密码丢失,给用户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自身建立通讯连接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待验密码;
基于自身存储的校验密码对所述待验密码与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当所述验证结果表明待验密码验证通过时,生成免密标识,并存储所述免密标识;
自身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通讯连接,以使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读取所述免密标识,免除对密码的验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验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自身建立通讯连接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待验密码;
验证模块,用于基于自身存储的校验密码对所述待验密码与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验证结果表明待验密码验证通过时,生成免密标识,并存储所述免密标识;
第一通讯模块,用于自身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通讯连接,以使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读取所述免密标识,免除对密码的验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验证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密码验证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配置为执行所述的密码验证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码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密码验证设备(如IC卡)通过获取与自身建立通讯连接(如近场通讯连接)的第一终端设备(如手机)发送的待验密码,将待验密码与自身存储的校验密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生成免密标识,当与第二终端(如加油设备)建立通讯连接(接触连接)时,第二终端设备读取免密标识,直接就可以使用(如直接加油扣费),如此,即使将IC卡交给别人操作也可以避免卡密的丢失,提升了IC卡的安全性,进而避免了可能对用户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码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5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