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碱性双极性电池的导电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5901.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聪;宋红磊;朱玉厚;谭谋;尹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碱性 极性 电池 导电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碱性双极性电池的导电胶制备方法,选取120~160份超细银粉和60~100份环氧树脂1001制备甲组份;选取70~110份超细银粉和30~50份双丙胺类有机物制备乙组份;将甲乙组份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导电胶;应用本发明的导电胶可以对碱性双极性电池的正极与负极进行粘接,粘接性好,导电性能优异,耐碱性强,同时不影响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碱性双极性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碱性双极性电池的导电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碱性双极性电池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适用于水下电源的特点,通常采用双极性堆式结构,双极性堆式结构的优点是双极性单元之间无需连接件,结构紧密节省空间,电池内阻小,适合大电流放电。
碱性双极性电池在水下经常会受到强烈的冲击振动,为了提高碱性双极性电池的环境适应性,增强双极性单元的结构性能,同时不增大电池的内阻,急需一种能够粘连双极性单元中的正极和负极的胶接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适应碱性双极性电池的结构强度和电性能要求,提供了一种用于粘接正极和负极的导电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碱性双极性电池的导电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120~160份超细银粉和60~100份环氧树脂1001制备甲组份;选取70~110份超细银粉和30~50份双丙胺类有机物制备乙组份;将甲乙组份在20~35℃温度下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导电胶。
所述的一种用于碱性双极性电池的导电胶制备方法,其超细银粉D50=1.1~1.35μm。
所述的一种用于碱性双极性电池的导电胶制备方法,其双丙胺类有机物为3,3’-[氧化双(2,1-亚乙基氧基)]双丙胺。
所述的一种用于碱性双极性电池的导电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乙组份配置操作时间限制在50min以内,固化时间限制12h以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导电胶用于涂覆在在碱性双极性电池中的应用方法,将导电胶涂覆于电池正负极片之间,涂覆厚度为100~500μm,并施加一定压力使正负极粘接起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银粉与环氧胶混合,选择合适的配比,既保证了粘接性能,使正极、负极粘接牢靠,又保证了导电性,在大电流放电的情况下也不会对电池性能造成影响。应用本发明的导电胶可以对碱性双极性电池的正极与负极进行粘接,同时不影响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碱性双极性电池的导电胶制备方法,由超细银粉、环氧树脂1001(白色)和固化剂(黄色透明双丙胺类有机物)制备而成:选取120~160份超细银粉和60~100份环氧树脂1001制备甲组份;选取70~110份超细银粉和30~50份双丙胺类有机物制备乙组份;将甲乙组份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导电胶。将导电胶刮涂在正极和负极相应的粘接位置,粘合加压固化;将粘接好的双极性单元按碱性双极性电池工艺制备成电池。
其中超细银粉D50=1.1~1.35μm,双丙胺类有机物为3,3’-[氧化双(2,1-亚乙基氧基)]双丙胺,胶的配置操作时间限制在50min分钟以内,固化时间限制12h以上。
本发明的导电胶可用于碱性双极性电池的双极性单元中。导电胶由超细银粉、环氧树脂1001和固化剂双丙胺类有机物制备而成,可有效粘接双极性单元中的正极和负极,同时导电胶的导电性能优异,在600~800mA/cm2大电流放电的情况下,产热极少,对电池放电性能无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5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