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底板抽放巷穿层造孔水力冲孔造穴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4599.8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葛妙英;赵伟;陶柱;刘斌;刘德成;秦剑云;曹阳;武沛武;刘东;丁双根;张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B65G15/64;B65G23/44;G01G11/00;B01D33/03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766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底板 抽放巷穿层造孔 水力 冲孔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底板抽放巷穿层造孔水力冲孔造穴施工方法,配合矿井全封闭防喷装置通过履带钻机进行定位钻操作,然后利用高压密封钻杆、高低压水射流转换装置和高压旋转接头之间的配和进行打钻或冲孔,结束后通过振动筛式固液分离机进行煤水分离,并用自动上煤装置对振动筛出煤进行自动上煤运输操作,自动上煤装置上的煤粉通过自卸式计量装置对煤粉进行煤量的精准计量;计量后的煤粉通过主煤流皮带进行外运,并配合ICS电子皮带秤对煤粉进行核准。本发明通过各个部位之间的配合使用,形成了打孔、造穴、煤水分离、煤粉计量、煤粉转运的“钻冲筛量运”五位一体连续化作业,有效降低了公认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水力造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孔造穴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底板抽放巷穿层造孔水力冲孔造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确保瓦斯抽放钻孔能够标准作业,对瓦斯抽放钻孔作业期间的出煤量的计量成为一项关键环节,准确快速的完成钻孔出煤量的计量以及运输,直接影响瓦斯抽采钻孔作业的施工效果和工作效率,传统的计量方式无法实现连续计量,每米出煤量达标后需要停机清理煤斗再进行下一周期的作业,降低工作效率,且多用人工清煤的方式清理现场落煤,劳动强度大,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履带钻机、振动筛、自卸计量装置和皮带轮的配合使用,形成了打孔、造穴、煤水分离、煤粉计量、煤粉转运的“钻冲筛量运”五位一体连续化作业,有效降低了公认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水力造穴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清煤的方式,造成清理现场落煤情况的发生的一种煤矿底板抽放巷穿层造孔水力冲孔造穴施工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矿底板抽放巷穿层造孔水力冲孔造穴施工方法,通过打孔和高压冲孔设备进行打孔造穴,经过煤水分离后,对煤粉进行自动上煤运输操作,并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煤粉进行连续计量,最后进行煤粉的转运工作,实现钻冲筛量运五位一体化连续作业,其具体步骤是:步骤一、配合矿井全封闭防喷装置通过履带钻机进行定位钻操作;步骤二、利用高压密封钻杆、高低压水射流转换装置和高压旋转接头之间的配和,并用水压控制打钻和冲孔的转换;步骤三、通过振动筛式固液分离机进行煤水分离后,用自动上煤装置对振动筛出煤进行自动上煤运输操作;步骤四、自动上煤装置上的煤粉通过设置在主煤流皮带方向上的轨道上的自卸式计量装置对煤粉进行煤量的精准计量;步骤五、计量后的煤粉通过主煤流皮带进行外运,并配合ICS电子皮带秤对煤粉进行核准。
所述自动上煤装置包括活动支架及倾斜设置在活动支架上并把振动筛式固液分离机送出的煤粉输送到自卸式计量装置的阻力皮带,阻力皮带呈环形并套在设置在活动支架两端的滚筒上且随其进行转动,
所述阻力皮带上设置有阻力条,所述活动支架上设置有阻力皮带防跑偏装置和张紧滚筒。
所述步骤四中,自卸式计量装置通过滚轮利用轨道在主煤流皮带上方并沿主煤流皮带移动方向的垂直方向水平移动。
所述自卸式计量装置包括计量斗,所述计量斗中部设置有将其分割成两个相同体积腔室的隔离板,所述轨道上固定设置有对两个腔室底部依次配合使用并依次完成密封实现对粉煤进行暂存计量的固定底板,所述计量斗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所述计量斗通过挂耳利用液压推拉杆与液压油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履带钻机、振动筛、自卸计量装置和皮带轮的配合使用,形成了打孔、造穴、煤水分离、煤粉计量、煤粉转运的“钻冲筛量运”五位一体连续化作业,有效降低了公认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水力造穴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清煤的方式,造成清理现场落煤情况的发生。
2、本发明能准确快速的完成钻孔出煤量的计量以及运输,直接影响瓦斯抽采钻孔作业的施工效果和工作效率,克服了传统的计量方式无法实现连续计量,每米出煤量达标后需要停机清理煤斗再进行下一周期的作业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4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专家推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部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