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机架束流线布局结构及自消色差常温质子治疗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84487.2 | 申请日: | 201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2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魏素敏;张天爵;尹蒙;安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卓凡 |
| 地址: | 1024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机架 流线 布局 结构 色差 常温 质子 治疗 设备 | ||
1.一种旋转机架束流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自消色差单元(10),包括成对镜像对称配置的第一弯曲部段(11)与第二弯曲部段(12),用于第一角度偏转束流;
第二自消色差单元(20),包括成对镜像对称配置的第三弯曲部段(21)与第四弯曲部段(22),用于第二角度偏转束流,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及,
线性束流聚焦单元(30),配置于所述第一自消色差单元(10)与所述第二自消色差单元(20)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自消色差单元(10)还包括位于镜像对称中心的第一奇数单元四极透镜组(40),所述第一奇数单元四极透镜组(40)以第一中间四极透镜(42)为对称轴中心并线性配置等数成对的第一侧边四极透镜(42,43),并且所述第一中间四极透镜(42)至相邻第一侧边四极透镜(42,43)的间距为相同,用于与所述第一弯曲部段(11)与所述第二弯曲部段(12)一起消除束流经过所述第一自消色差单元(10)的色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架束流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消色差单元(20)还包括位于镜像对称中心的第二奇数单元四极透镜组(50),所述第二奇数单元四极透镜组(50)以第二中间四极透镜(51)为对称轴中心并线性配置等数成对的第二侧边四极透镜(52,53),并且所述第二中间四极透镜(51)至相邻第二侧边四极透镜(52,53)的间距为相同,用于与所述第三弯曲部段(21)与所述第四弯曲部段(22)一起消除束流经过所述第二自消色差单元(20)的色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机架束流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奇数单元四极透镜组(50)为三单元四极透镜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机架束流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奇数单元四极透镜组(40)为三单元四极透镜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架束流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段(11)与所述第二弯曲部段(12)为二分之一第一角度的同向偏转磁铁并形成为轴对称结构,所述第三弯曲部段(21)与所述第四弯曲部段(22)为二分之一第二角度的同向偏转磁铁并形成为轴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二角度为不同方向的角度偏转,所述第一角度大于90度,所述第二角度小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旋转机架束流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段(11)、所述第二弯曲部段(12)、所述第三弯曲部段(21)、所述第四弯曲部段(22)皆仅包括一个偏转磁铁,所述第一角度等于所述第二角度加上垂直角度的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架束流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束流聚焦单元(30)由两对双单元四极透镜组(31,32)组成,所述第二自消色差单元(20)的束流入口连接有双单元四极透镜组(60),以供连接回旋加速器引出的束流线,所述第一自消色差单元(10)具有束流照射出口(13),所述束流照射出口(13)的照射方向垂直于所述束流入口的注入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机架束流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消色差单元(10)、所述第二自消色差单元(20)与所述线性束流聚焦单元(30)使用磁铁的材料皆为硅钢片,以有效预防磁场快速变化产生的涡流。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机架束流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消色差单元(10)、所述第二自消色差单元(20)与所述线性束流聚焦单元(30)中所有的磁铁均采用常温磁铁模式。
10.一种自消色差常温质子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机架束流线布局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44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