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钙钛矿微球、混色光转换薄膜、以及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4389.9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66;H01L27/3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何辉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钙钛矿微球 色光 转换 薄膜 以及 显示器 | ||
1.一种混色光转换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色光转换薄膜包括光转换层,所述光转换层包括钙钛矿紫外固化胶材料,其中以100重量份所述钙钛矿紫外固化胶材料为基准,所述钙钛矿紫外固化胶材料包括:
5至10重量份的红色钙钛矿微球;
10至20重量份的绿色钙钛矿微球;以及
72至80重量份的紫外固化胶水,所述72至80重量份的紫外固化胶水中包括:45重量份的树脂、25重量份的紫外光吸收单体、1至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以及1至5重量份的扩散粒子,
其中,所述绿色钙钛矿微球及所述红色钙钛矿微球个自独立地包括:
多个无机钙钛矿晶体,作为所述钙钛矿微球的球核;以及
非晶氧化硅球壳,包覆所述多个无机钙钛矿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光转换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色光转换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1提供第一保护膜及第二保护膜,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膜及所述第二保护膜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且所述所述第一保护膜及所述第二保护膜的厚度各自独立地为50μm至150μm;
S102将所述第一保护膜的表面及所述第二保护膜的表面进行真空蒸镀处理,使所述第一保护膜的表面及所述第二保护膜的表面分别形成第一阻隔层及第二阻隔层,其中所述第一阻隔层及所述第二阻隔层的厚度各自独立地为2μm至5μm;
S103在所述第一阻隔层上涂布所述钙钛矿紫外固化胶材料;
S104在所述钙钛矿紫外固化胶材料上覆盖所述第二保护膜,其中所述第二阻隔层位于所述钙钛矿紫外固化胶材料及所述第二保护膜之间,以得到混色光膜片组;以及
S105对所述混色光膜片组进行紫外固化,得到所述混色光转换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光转换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钙钛矿微球的其溶液的荧光发射谱的发光峰为515 nm至525 nm,所述发光峰的半高宽为16 nm至20 nm;以及所述红色钙钛矿微球的溶液的荧光发射谱的发光峰为680 nm至690 nm,所述发光峰的半高宽为32 nm至37 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光转换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钛矿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 制备油酸铯前驱体;
S20 分别制备溴化铅前驱液及碘化铅前驱液;以及
S30 将所述溴化铅前驱液与所述油酸铯前驱体和硅烷混合,以得到绿色钙钛矿微球;以及将所述碘化铅前驱液与所述油酸铯前驱体和硅烷混合,以得到红色钙钛矿微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色光转换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包括:
S11将碳酸铯和油酸加入十八烯溶剂中,得到一混合液,其中所述碳酸铯浓度为20-25mg/ml,所述油酸含量为15-20重量%;以及
S12在所述混合液中通入氮气,在100℃至140℃的下搅拌,直至所述碳酸铯完全溶解成油酸铯前驱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色光转换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包括:
S21将PbBr2以及PbI2分别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包括10-15mg/ml的PbBr2的所述溴化铅前驱液,以及得到包括20-25mg/ml的PbI2的所述碘化铅前驱液;
S22对所述溴化铅前驱液及所述碘化铅前驱液通入氮气,在100℃至140℃的下搅拌40min至80 min,再升温至150℃-170℃;以及
S23加入油胺和油酸至所述溴化铅前驱液及所述碘化铅前驱液中,其中所述油胺和所述油酸的体积比为1:1,加热3-5 min,直至得到澄清透明的所述溴化铅前驱液及所述碘化铅前驱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43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