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阀检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4075.9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3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孙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M13/0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 |
地址: | 518024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阀 检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阀检验装置,包括试验容器以及储液罐,储液罐与试验容器内腔连通并可向试验容器注入低温介质;试验容器顶部设有与试验容器内腔连通并可连接被试安全阀的第一控制阀,试验容器内腔设有第一升压器,第一升压器包括第一换热管;试验容器外部设有第二升压器,第二升压器包括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首尾连通,形成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换热循环通道,换热介质流过第一升压器内部时,与试验容器中的低温介质换热,使其吸热升温膨胀,进而试验容器压力升高,以对被试安全阀进行校验,通过升压器的设置,增加低温介质自蒸发能力,提高试验容器升压速度,缩短安全阀检验时间,提高检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阀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安全阀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阀根据其工作使用温度的高低分为(一般)安全阀、低温安全阀,根据《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低温安全阀型式试验应进行以下校验项目:低温整定压力、低温密封压力两项指标的检测校验。
目前,低温安全阀检测校验装置的布置结构形式如下图1。
现有的检测校验装置的工作原理:
把液氮从液氮储罐20中输入试验容器10中。一般情况下,低温液氮储罐20存在一定的压力,试验容器10一般为常压,这样,在一定压力的驱动下,液氮从液氮储罐20中输入试验容器。试验容器10为低温容器设计,容器外壳包裹低温绝热材料(非低温绝热真空结构,单层结构形式)。低温液氮注入低温试验容器10后,由于低温液氮吸收一定热量后,在自蒸发的作用下,低温液氮由液体蒸发变为气体,体积膨胀300余倍,使试验容器10内压力升高,直至升高到低温安全阀40预设的整定压力,安全阀40开启,完成低温整定压力的检测校验;在低温安全阀40开启后,安全阀40排除一定量的低温气体,试验容器10压力下降,安全阀40关闭;安全阀40关闭后,由于液氮会不停的吸收热量自蒸发,试验容器10压力再次升高,当达到低温整定压力(在上一次步骤中已完成检测)90%时,按标准规定检测是否泄漏,完成低温密封压力的检测校验。
现有技术存在不足之处在于:试验容器10的升压是靠低温液氮通过试验容器10外壁及保温材料,吸收一定热量自蒸发,液氮由液体蒸发变为气体,体积膨胀,压力升高来实现校验过程。由于试验容器10外壳包覆一定的保温绝热材料,这样,液氮的自蒸发就非常缓慢。我们在试验中,一般要近一个小时才能完成升压过程,为试验操作的便捷带来不便。此外,为安全起见,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厚度)有一定规定。另外,由于液氮的自蒸发,使液氮的温度有一定的升高,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度会越来越高。
总结以上分析,原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试验容器升压速度较慢,难以控制;
2.低温介质温度受自蒸发的物理性质影响较大,无法实现温度精准控制。甚至介质温度只能升高,不能实现降低;
3.试验容器低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很难获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阀检验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安全阀检验装置,包括试验容器以及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与所述试验容器内腔连通并可向所述试验容器注入低温介质;所述试验容器顶部设有与所述试验容器内腔连通并可连接被试安全阀的第一控制阀,
所述试验容器内腔设有第一升压器,所述第一升压器包括第一换热管;所述试验容器外部设有第二升压器,所述第二升压器包括第二换热管;
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首尾连通,形成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换热循环通道,所述换热介质流过所述第一升压器内部时,与所述试验容器中的低温介质换热,使其吸热升温膨胀,进而所述试验容器压力升高,以对所述被试安全阀进行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未经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40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