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饲养灰翅夜蛾属昆虫幼虫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83770.3 申请日: 2019-11-27
公开(公告)号: CN110810347B 公开(公告)日: 2021-07-27
发明(设计)人: 谢明惠;钟永志;陈浩梁;林璐璐;张光玲;苏卫华;徐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A23K50/90;A23K10/30;A23K10/37;A23K10/18;A23K20/174;A23K20/105;A23K20/168;A23K20/163;A23K20/147;A23L3/3508;A23L3/3517;A23L3/3472
代理公司: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代理人: 贾艳华
地址: 230001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饲养 夜蛾 昆虫 幼虫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饲养灰翅夜蛾属昆虫幼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灰翅夜蛾属昆虫的卵孵化,孵化出的幼虫用饲料饲养,环境条件设置如下:环境温度为26至30℃,光周期为3L:21D至18L:6D,环境湿度为60%至70%;2)待所述幼虫长至4龄后用所述饲料单头饲养,环境条件设置如下:环境温度为26至30℃,光周期为0L:24D至15L:9D,环境湿度为60%至7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养灰翅夜蛾属昆虫幼虫的方法,特别是用于灰翅夜蛾属昆虫的人工饲料,更特别地是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料。

背景技术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俗称秋黏虫。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入侵非洲和亚洲并迅速蔓延。2019年1月该虫由缅甸入侵我国云南省并大规模扩散,截止到2019年9月已在安徽省16市89区(县)均已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草地贪夜蛾具有远距离迁飞、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在玉米,甘蔗,高粱等粮食作物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已经扩散至我国20余个省(区、市),并继续向我国北部扩散,给我国玉米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目前,有关草地贪夜蛾生物学、药剂筛选、抗药性评估、生物防治等多项研究在我国快速开展。因而,大量生理指标一致的试验用虫是所有研究的基础。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料实际饲养时容易出现低龄幼虫死亡率高、周年继代饲养易退化的难题。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开发了一种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特别是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养方法,该方法在实现大批量室内饲养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高幼虫存活率、蛹重、化蛹率和羽化率,并有利于室内的周年继代饲养。

具体来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灰翅夜蛾属昆虫幼虫的人工饲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灰翅夜蛾属昆虫的卵孵化,孵化出的幼虫用饲料饲养,环境条件设置如下:环境温度为26至30℃(例如,环境温度可以为27至29℃的范围,或者环境温度可以为27.5至28.5℃的范围,或者可以为28℃),光周期为3L:21D至18L:6D,环境湿度为60%至70%;

2)待所述幼虫长至4龄后用所述饲料单头饲养,环境条件设置如下:环境温度为26至30℃(例如,环境温度可以为27至29℃的范围,或者环境温度可以为27.5至28.5℃的范围,或者可以为28℃),光周期为0L:24D至15L:9D,环境湿度为60%至70%。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和步骤2)中,光周期独立地为3L:21D至12L:12D。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和步骤2)中,光周期独立地为3L:21D至9L:15D。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饲料为人工饲料,以所述人工饲料的总质量计作100%,所述人工饲料包括:玉米粉6%-10%,黄豆粉5%-8%,酵母粉2%-5%,玉米须2%-5%,干酪素1%-2%,抗坏血酸0.2%-0.5%,氯化胆碱0.1%-0.3%,复合维生素0.3%-0.5%,防腐剂0.3%-0.5%,胆固醇0.07%-0.14%,肌醇0.03%-0.06%,桄榔粉0.5%-1%,琼脂0.5%-1%,水66%-82%。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如下:以所述复合维生素的总质量计作100%,维生素A 3%-12%,叶酸6%-15%,D-生物素0.5%-5%,维生素D 1%-5%,烟酰胺15%-25%,锰0.5%-1%,盐酸毗哆醇3%-8%,泛酸钙3%-8%,核黄素10%-20%,烟酞胺25%-35%。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如下:以所述复合维生素的总质量计作100%,维生素A 8%,叶酸10%,D-生物素3%,维生素D 3%,烟酰胺20%,锰1%,盐酸毗哆醇5%,泛酸钙5%,核黄素15%,烟酞胺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3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