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泥中含钒物质回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3501.7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沈国军;梁亚军;尤金玉;秦永峰;张红勇;张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02;C22B7/04;C22B34/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地址: | 067102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钒泥中含钒 物质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钒泥中含钒物质回收的方法,含钒固废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钒泥与二次渣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钒品位为2.00‑3.50%,其中钒泥含钒品位为3.66‑4.86%,二次渣含钒品位为1.00‑1.50%;(2)将混合物送至回转窑焙烧,回转窑焙烧过程中,预热带温度200℃‑300℃,烧成带温度780℃‑830℃,冷却带温度330℃‑430℃;(3)焙烧后的混合物经水洗提取,过滤后得到可溶性钒溶液及滤渣。本发明提供了含钒固废二次焙烧的循环利用新渠道,钒回收率≥94%。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钒固废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泥中含钒物质回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钒泥是氧化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物,其中含有大量细小的钒酸铵颗粒以及部分未完全反应的物料,传统的处理方式是经过板框挤压成料饼后,以固废料形式出售,这种处理方式无法回收其中的含钒物质,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大批量固废料囤积至厂房内,不仅严重影响生产,而且露天堆放环保形势异常严重。随着人们环保和节能意识的提高,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循环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钒泥中含有V等重金属,属于危险固废,危害大,还含有大量未回收的钒化合物。目前,对钒泥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其中含有有害物质,污染环境,且大量未转换的不可溶性钒化合物和少量可溶性钒化合物,传统处理方式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固废料能否实现循环再利用已成为制约钒产品扩能关键瓶颈,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钒泥中含钒物质回收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钒泥不易处理、环境污染、资源不能综合利用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钒泥中含钒物质回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钒泥与二次渣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钒品位为2.0-3.5%,混合物中钒泥及二次渣的比例由如下公式确定:
M泥/M渣=(V混-V渣)/(V泥- V混)
其中,M泥为钒泥质量,M渣为二次渣质量,V混为混合物的钒品位,V渣为二次渣的钒品位,V泥为钒泥的钒品位;
(2)将混合物送入回转窑焙烧,回转窑焙烧过程中,预热带温度200-300℃,占回转窑长度的1/4-1/3,此阶段的焙烧时间为1-1.7h; 烧成带温度780-830℃,占回转窑长度的7/15-11/20,此阶段的焙烧时间为1.9-2.8h;冷却带温度330-430℃,占回转窑长度的1/5,此阶段的焙烧时间为0.8-1h;混合物在回转窑内反应时间4-5h;
(3)焙烧后的混合物经水洗提取,过滤后得到可溶性钒溶液及滤渣。
本发明所述步骤(1)钒泥中钒品位3.66-4.86%。
本发明所述步骤(1)二次渣为氧化钒生产过程一次渣焙烧水洗后残渣,二次渣中钒品位1.00-1.50%。
本发明所述步骤(1)二次渣粒度为120目筛通过率≥80%,钒泥粒度为120目筛通过率≥20%。
本发明所述步骤(2)回转窑焙烧工序,焙烧气氛氧气含量10-16%。
本发明所述方法钒泥中钒元素回收率为≥94%。
本发明所述转窑焙烧工序,不可溶性钒生成可溶性钒过程中,因提钒原料来源于钒钛磁铁矿,所以钒多以钒尖晶石存在,反应方程式如下:
2FeO(FeV)2O3+2O2=FeV2O3+2Fe2O3+V2O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3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密封条的定位机构
- 下一篇:氢燃料电池的电压转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