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柱结构及锂离子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83394.8 | 申请日: | 201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4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彦;张慕蓉;吕庭键;周建平;胡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47 | 分类号: | H01M50/547;H01M50/562;H01M50/147;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林治辰;邱成杰 |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柱结构及锂离子电池,所述极柱结构包括盖板(1)以及两个压块(3);两个所述压块(3)分别通过铆钉(2)安装在所述盖板(1)的两端以形成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其中,所述压块(3)为不锈钢材质。本发明的极柱结构的质量较轻,从而能够增加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并且易于加工,从而大大降低了电池的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极柱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有的技术中,极柱结构作为连接电池内外部的必要部件,其一端与电池的外部电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池的内部电芯相连接,使得电池能够进行完整的充放电过程。现有的极柱结构大多采用镍或者铜材质的压块作为极柱,使得极柱具有较重的质量,这就会导致降低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并且,现有的极柱结构大多较为复杂,不利于电池的制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极柱结构及锂离子电池,该极柱结构的质量较轻,从而能够增加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并且易于加工,从而大大降低了电池的制作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极柱结构,所述极柱结构包括盖板以及两个压块;两个所述压块分别通过铆钉安装在所述盖板的两端以形成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其中,所述压块为不锈钢材质。
可选的,所述正极极柱处的铆钉为铝材质,所述负极极柱处的铆钉为紫铜镀镍材质。
可选的,所述极柱结构包括第一绝缘片,所述第一绝缘片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压块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铆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第一绝缘片安装在所述盖板和所述压块之间。
可选的,所述极柱结构包括用于与电芯的极耳连接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所述铆钉与所述压块连接;所述连接片安装在所述盖板上以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压块之间。
可选的,所述极柱结构包括第二绝缘片,所述第二绝缘片设置在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盖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绝缘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铆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第二绝缘片安装在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盖板之间。
可选的,两个所述压块的形状相同。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以及上述的极柱结构,所述极柱结构的两个所述压块分别与所述电芯的两个极耳连接。
可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电芯与所述极柱结构之间以向所述极柱结构提供支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个不锈钢材质的所述压块分别通过铆钉安装在所述盖板的两端以形成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因此,本发明的极柱结构易于加工并且具有较轻的质量,从而能够增加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极柱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极柱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极柱结构的压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极柱结构包括盖板1以及两个压块3;两个压块3分别通过铆钉2安装在盖板1的两端以形成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其中,压块3为不锈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3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