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实时上传数据确定生产线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3164.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0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卜家洛;高成鼎;金佳鑫;李占双;肖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6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实时 上传 数据 确定 生产线 设备 运行 状态 方法 | ||
一种通过实时上传数据确定生产线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属于设备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对生产线设备的生产数据分析结果滞后,从而不能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的问题。它通过服务器在线接收当前产品状态信号和生产过程数据;在服务器接收数据不成功并且不成功的次数达到5次的情况下,判定数据上传失败,提示传送故障;在服务器接收数据成功的情况下,依据当前产品状态信号判断当前产品是否合格;若连续3套以及累计达到5套产品为不合格,则判定设备故障;若当前产品的状态信号为合格,则根据已经接收所有合格产品的每一项生产过程数据,计算当前过程能力分析值;再分数量段判断当前过程能力分析值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可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实时上传数据确定生产线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属于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生产线设备配备的管理系统,大多数能实现对生产数据的实时收集,但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则相对滞后而不能实时获得分析结果,或者有些数据的分析过程需要借助于人工操作才能完成。
由于数据分析结果能够体现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滞后分析的手段不利于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而可能发生批量的生产事故;或者出现设备带病工作的状况而不知情,从而导致产品的不合格率骤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对生产线设备的生产数据分析结果滞后,从而不能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实时上传数据确定生产线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通过实时上传数据确定生产线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包括:
通过服务器在线接收当前产品状态信号和生产过程数据;
在服务器接收数据不成功并且不成功的次数达到5次的情况下,判定数据上传失败,提示传送故障;
在服务器接收数据成功的情况下,依据当前产品状态信号判断当前产品是否合格;
若连续3套以及累计达到5套产品为不合格,则判定设备故障,使设备停止运行;
若当前产品的状态信号为合格,则根据已经接收所有合格产品的每一项生产过程数据,计算当前过程能力分析值;
在服务器累计接收数据达到30次并小于50次时,将当前过程能力分析值作为一级分析值,若一级分析值未达到一级合格阈值,则判定设备故障,使设备停止运行;
在服务器累计接收数据达到50次并小于80次时,将当前过程能力分析值作为二级分析值,若二级分析值未达到二级合格阈值,则判定设备故障,使设备停止运行;
在服务器累计接收数据达到80次并小于125次时,将当前过程能力分析值作为三级分析值,若三级分析值未达到三级合格阈值,则判定设备故障,使设备停止运行;
在服务器累计接收数据达到或大于125次时,将当前过程能力分析值作为四级分析值,若四级分析值未达到四级合格阈值,则判定设备故障,使设备停止运行;
在设备非故障情况下,使服务器持续接收当前产品状态信号和生产过程数据,继续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
根据本发明的通过实时上传数据确定生产线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判定连续3套产品不合格的方法包括:
若当前产品状态信号为当前产品不合格,则进一步判断当前产品的前一套产品是否合格,若所述前一套产品仍为不合格,则再进一步判断当前产品的前两套产品是否合格,若所述前两套产品仍为不合格,则判定设备故障。
根据本发明的通过实时上传数据确定生产线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判定累计5套产品不合格的方法包括:
若所述前一套产品及前两套产品判定结果为合格,则继续依次向再前一套产品进行判断,累计判定结果为不合格产品的数量,当累计结果达到5时,判定设备故障,使设备停止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3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