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生物质可燃气体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3127.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6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林;李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书林;河南省军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57/10;C10C5/00 |
代理公司: | 41158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游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垃圾 可燃气体 颗粒状 半干燥 含水率 环境保护技术 垃圾生物质 低温热解 隔绝空气 贫氧热解 贫氧条件 生产系统 生活垃圾 中温环境 焦油 垃圾 可燃气 氯元素 热裂解 生物质 热解 无氧 氧气 合成 燃烧 塑料 能源 | ||
本发明属于能源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生物质可燃气体生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将垃圾先粉碎再搅拌,制得混合垃圾;(2)将上述混合垃圾干燥至含水率不超过15%,制得半干燥混合垃圾;(3)将上述半干燥混合垃圾制成含水率不超过12%的颗粒状,制得颗粒状混合垃圾;(4)将上述颗粒状混合垃圾在隔绝空气或很少空气的条件下采用低温贫氧热解处理,制得可燃气。本发明将生活垃圾采取无氧或极少氧气的方式进行低温热解,无明火燃烧,在低温贫氧条件下,垃圾中的生物质和塑料等氯元素被热裂解成可燃气体,使二噁英无法产生、无法合成;在中温环境中热解出可燃气体、焦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生物质可燃气体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左右,此外,还有餐厨垃圾1000万吨左右,中国的垃圾总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8%左右的速度递增。垃圾围城正在给中国的城市敲响了警钟。
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民生工程。按照人平每天发生生活垃圾0.6—0.8公斤计算,全国每年产生生活4亿多吨。城市2亿多吨的生活垃圾得到基本处理。拥有7亿多人口的广大农村2亿多吨垃圾仍未得到有效处置。
目前城镇小区、居民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1)填埋,填埋处理需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垃圾中有害成份对大气、土壤及水源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堆肥,堆肥处理对垃圾要进行分拣、分类,要求垃圾的有机含量较高。而且堆肥处理不能减量化,仍需占用大量土地;(3)焚烧,焚烧的实质是将有机垃圾在高温及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氧化成惰性气态物和无机不可燃物,以形成稳定的固态残渣;首先将垃圾放在焚烧炉中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然后余热回收可供热或发电;烟气净化后排出,少量剩余残渣排出、填埋或作其它用途;其优点是迅速的减容能力和彻底的高温无害化,占地面积不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有热能回收。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热能回收等综合利用技术的提高,世界各国采用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但是,传统垃圾焚烧处理,其直接高温氧化燃烧的方式极易产生二噁英,焚烧过程很难达到稳定燃烧,二噁英类排放水平很难达到0.1ngTEQ/m³的排放水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垃圾生物质可燃气体生产系统,以使其不但能实现垃圾资源的再利用,同时,还能达到二噁英达到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生物质可燃气体生产系统,使得生活垃圾得以再利用,同时采取无氧或极少氧气的方式进行中温热解,无明火燃烧,在低温贫氧条件下,垃圾中的生物质和塑料等氯元素被热裂解成可燃气体,使二噁英无法产生、无法合成。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垃圾生物质可燃气体生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将垃圾先粉碎再搅拌,制得混合垃圾;
(2)将上述混合垃圾干燥至含水率不超过25%,制得半干燥混合垃圾;
(3)将上述半干燥混合垃圾制成含水率不超过18%的颗粒状,制得颗粒状混合垃圾;
(4)将上述颗粒状混合垃圾在隔绝空气或很少空气的条件下采用中温贫氧热解处理,制得可燃气、生物质炭和木醋液。
优选地,步骤(1)中,垃圾为一般垃圾或餐厨垃圾或二者混合物。
优选地,步骤(4)中,中温贫氧热解处理依次包括干燥段和干馏裂解反应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书林;河南省军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王书林;河南省军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3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解碳提纯工艺方法
- 下一篇:兰炭、片碱联合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