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涤纶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塑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1905.2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崔大祥;王岩岩;林琳;陈超;吴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06 | 分类号: | C08J5/06;C08L23/12;C08L6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涤纶 织物 增强 聚丙烯 复合 塑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涤纶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表面整理、清洗、破碎、改性和共混挤出、造粒,利用废旧涤纶织物作为增强剂添加到聚丙烯基体材料中,大大提高了聚丙烯的力学性能,扩大了废旧涤纶织物的应用领域,为废旧涤纶织物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该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材料表面整理、清洗、破碎、改性、共混挤出。本发明公开的复合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将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节省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涤纶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塑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即聚酯纤维,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性价比、可拉伸性能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每年有数千万吨的聚酯进入服装领域。据统计,2016年,我国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为5380万吨,涤纶纤维总产量达2840万吨。2016年,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量约为270万吨,废旧涤纶纺织品占比超过半数。据估算,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多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与如此庞大的存量和增量相比,废旧衣物的再利用率非常低。同时作为石化下游的聚酯行业,一方面面临着石油资源不可再生且日趋枯竭的现状,另一方面,聚酯自然状态下难以降解,数量庞大的废旧涤纶纺织品成为了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如何对废旧涤纶织物进行二次利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了聚酯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聚丙烯由于其原料来源多、价格低、材料性能优良、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同时又具有易于加工成型的优点,成为世界高分子材料中用量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产品。虽然PP优点较多,但也有其不足,主要表现为强度、韧性、耐老化性能较差等,因此,为了拓宽PP的应用范围,使其应用于对机械性能要求高的领域,须对PP进行增强改性,提高其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废旧涤纶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塑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废旧涤纶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表面整理:去除包括废旧涤纶织物拉链、纽扣、橡胶、胸针等装饰物;
(2)清洗:在温度为40℃,pH为8-9的水中添加清洁剂制成浓度为200-800ppm清洁液,将废旧织物置于清洁液中浸泡20-50min后,超声震荡处理20-60min,经3-5次水洗后,将织物放入80℃烘箱内烘干;
(3)破碎:将清洗烘干后的织物先投入梳理机中反复梳理、针刺、剥取处理成松散状纤维,然后利用砂磨机锯齿状磨轮反复逆向撕扯已松散的纤维,将其分离成絮状,最后将絮状纤维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使破碎后的纤维长度为2-8mm;
(4)改性:将破碎后的织物纤维浸渍于浓度为1%-10%的偶联剂水溶液中,30min中后将水溶液倒掉,置于80℃烘箱内干燥4h,得改性后的纤维;
(5)共混挤出:将改性后的纤维5-30份、聚丙烯材料50-90份、相容剂1-10份、润滑剂1-10份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加工,得到废旧涤纶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塑料。
所述清洁剂为α-璜基脂肪酸甲酯钠、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醇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步骤(5)中,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所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液体石蜡、硬脂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涤纶织/聚丙烯复合塑料的制备方法,将废旧涤纶织物作为增强剂,大大提高了PP塑料的力学强度,为废旧涤纶织物的再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该塑料强度高,可用于汽车内饰件如仪表板、立柱、杂物箱、门板等,外饰件如保险杠、防擦条、扰流板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1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