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锥形多模光纤可饱和吸收体的锁模光纤激光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1641.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8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环环;任行浩;徐时清;李灿;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98 | 分类号: | H01S3/098;H01S3/067;H01S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饱和吸收体 锥形多模光纤 全光纤结构 光强 纤芯 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 锁模光纤激光器 锁模脉冲激光器 光偏振控制器 波分复用器 光纤耦合器 多模干涉 高阶模式 锁模脉冲 增益光纤 泵浦源 隔离器 脉冲 包层 基模 拉锥 衰减 两翼 偏离 损伤 强弱 传播 | ||
1.一种基于锥形多模光纤可饱和吸收体的锁模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源(1)、第一非保偏隔离器(2)、光纤波分复用器(3)、第二非保偏隔离器(4)、增益光纤(5)、光偏振控制器(6)、一种基于锥形多模光纤可饱和吸收体(7)、光纤耦合器(8);所述的泵浦激光源(1)与第一非保偏隔离器(2)一端口(201)相连,第一非保偏隔离器(2)二端口(202)与光纤波分复用器(3)一端口(301)相连,光纤波分复用器(3)二端口(303)与第二非保偏隔离器(4)相连,第二非保偏隔离器(4)的另一端与掺铥光纤(5)的一端口(501)相连,掺铥光纤(5)二端口(502)与光偏振控制器(6)一端口(601)相连,光偏振控制器(6)的二端口(602)与一种基于锥形多模光纤可饱和吸收体(7)一端口(701)相连,一种基于锥形多模光纤可饱和吸收体(7)二端(702)与光纤耦合器(8)一端口(801)相连,光纤耦合器(8)二端口(802)与光纤波分复用器(3)三端口(303)相连,激光从光纤耦合器(8)的三端口(803)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锥形多模光纤可饱和吸收体(7),其特征在于,一种基于锥形多模光纤可饱和吸收体(7)由单模光纤和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按照单模光纤1(703)-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705)-单模光纤2(704)的结构方式熔接制成,其中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705)与单模光纤2(704)熔接后,在熔接点进行拉锥形成锥形结构(7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形结构(706),其特征在于,锥形结构(706)锥区最小的纤芯直径小于7μm,锥区的长度大于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模光纤1(703)与单模光纤2(704),其特征在于,单模光纤1(703)与单模光纤2(704)为同种单模光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705),其特征在于,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采用纤芯与包层直径比为62.5µm /125µm的多模光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705),其特征在于,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705)长度大于 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16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