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掉电检测方法、装置、电路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81506.6 | 申请日: | 201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3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余青辉;李欣享;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42 | 分类号: | G01R31/42;G01R19/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掉电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路 系统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掉电检测方法、装置、电路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掉电检测方法判断电压信号处于下降沿,且电压信号等于预设电压,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输出过参考点信号。由于电路系统正常通电时一个电压周期内必然会接收到一个过参考点信号,而电网波动时可能存在一个周期内未接收到过参考点信号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是否连续多个电压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过参考点信号来判断电路系统是否掉电,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情况下,只需要至少两个的电压周期即可判断出电路系统是否掉电,缩短掉电检测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掉电检测方法、装置、电路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使用交流电源供电的电子设备中,在输入交流电源掉电时,需要快速的检测到交流输入掉电的信号,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护,以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中的掉电检测方法,通常是检测采样电压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小于预设值,若小于,则判定电路系统掉电。但是由于电网可能存在波动,为了防止误判,现有技术中的掉电检测方法需要延续较长时间进行检测,从而导致掉电检测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掉电检测方法、装置、电路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申请的掉电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地检测电路系统是否掉电。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掉电检测方法,用于加热器具的电路系统的掉电检测,根据获取到的电路系统的电压信号,判断该电压信号是否处于下降沿,判断该电压信号是否等于预设电压;响应于该电压信号处于下降沿,且该电压信号等于预设电压,输出表征电压信号过参考点的过参考点信号,其中,该参考点对应的电压为预设电压;根据是否连续至少两个电压周期均未接收到过参考点信号,判断电路系统是否掉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掉电检测方法,通过判断电压信号处于下降沿,且电压信号等于预设电压,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输出过参考点信号。由于电路系统正常通电时一个电压周期内必然会接收到一个过参考点信号,而电网波动时可能存在一个周期内未接收到过参考点信号的情况,本申请根据是否连续多个电压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过参考点信号来判断电路系统是否掉电,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情况下,只需要至少两个的电压周期即可判断出电路系统是否掉电,缩短掉电检测时间。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是否连续至少两个电压周期均未接收到过参考点信号,判断电路系统是否掉电,包括:响应于连续至少两个电压周期均未接收到该过参考点信号,判断电路系统掉电。
通过该优选的实现方式,若连续至少两个电压周期未接收到该过参考点信号,则确定电路系统掉电,即只需要连续至少两个电压周期未接收到该过参考点信号,即可确定电路系统掉电,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电压信号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以及根据是否连续至少两个电压周期均未接收到过参考点信号,判断电路系统是否掉电,包括:根据连续至少两个电压周期内的第一比较结果,以及是否均未接收到该过参考点信号,判断电路系统是否掉电。
通过该优选的实现方式,将电压信号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连续至少两个电压周期内,该电压信号一直小于预设阈值,并且也没有接收到过参考点信息,则说明电路系统掉电,该双重检测方法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连续至少两个电压周期第一比较结果以及是否均未接收到过参考点信号,判断电路系统是否掉电,包括:响应于连续两个电压周期内第一比较结果为电压信号小于预设阈值,以及均未接收到该过参考点信号,判断电路系统掉电。
通过该优选的实现方式,最短为连续两个电压周期内第一比较结果为电压信号小于预设阈值以及均未接收到过参考点信息,则即可确定该电路系统掉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1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