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捕集装置以及发动机排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1256.6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8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祝先标;叶辉;李雷;孙泽;陈明虎;薛龙龙;丁磊;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3 | 分类号: | F01N3/023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婷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放口 捕集单元 压缩空气 注气机构 开闭件 尾管 颗粒捕集装置 开闭机构 发动机排气系统 连接尾 排气管 捕集 反吹 开闭 排出 连通 出口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颗粒捕集装置以及发动机排气系统,所述颗粒捕集装置包括捕集单元、注气机构以及开闭机构,捕集单元用以捕集排放颗粒,捕集单元设有入口、泄放口和出口,入口用以连通排气管,出口凸设有一尾管,注气机构分别连接尾管和泄放口,注气机构用以向捕集单元注入压缩空气,且从泄放口将压缩空气排出,开闭机构,包括分别设于入口的第一开闭件、设于泄放口的第二开闭件以及设于尾管的第三开闭件,以对应控制入口、泄放口和尾管的开闭。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全可靠,不需要压缩空气的反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排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颗粒捕集装置以及发动机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汽车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有效处理柴油机排出的碳烟颗粒,柴油机颗粒捕集装置(DPF)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柴油机后处理系统。随着汽车使用时间的增加,DPF中累积的灰分不断增加,导致发动机排气压力不断增大,影响发动机动力性和DPF累碳能力;正常情况下,车辆每行驶8万公里即需进行一次清灰处理,目前市场上的清灰方法主要是将DPF从车辆上移除,再使用压缩空气反吹,操作极不方便,费时费力,而且反吹出来的灰分和碳烟会造成空气污染,损害维修服务人员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颗粒捕集装置以及发动机排气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清灰装置操作极不方便、费时费力、容易造成空气污染、损害维修服务人员健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颗粒捕集装置,用于安装于汽车排气系统,所述颗粒捕集装置包括:
捕集单元,用以捕集排放颗粒,所述捕集单元设有入口、泄放口和出口,所述入口用以连通排气管,所述出口凸设有一尾管;
注气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尾管和所述泄放口,所述注气机构用以向所述捕集单元注入压缩空气,且从所述泄放口将压缩空气排出;以及,
开闭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入口的第一开闭件、设于所述泄放口的第二开闭件以及设于所述尾管的第三开闭件,以对应控制所述入口、所述泄放口和所述尾管的开闭。
可选地,所述注气机构包括:
注气管,一端与泵气装置形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尾管形成连通;
排渣管,一端与所述泄放口连接,以将所述捕集单元内的颗粒从另一端排出;
所述开闭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注气管的第四开闭件,所述第四开闭件用以控制所述注气管的开闭。
可选地,所述颗粒处理装置包括一储水箱,所述排渣管用以将颗粒导入所述储水箱存储的水中。
可选地,所述排渣管与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有透气孔。
可选地,所述注气管沿所述压缩气体的注气方向呈逐渐朝下地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泄放口开设于所述捕集单元底部远离所述出口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泄放口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开闭件为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密封螺栓。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闭件、所述第三开闭件和第四开闭件均为电磁阀,且与汽车电控系统电性连接。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所述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颗粒捕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颗粒捕集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全可靠,不需要压缩空气的反吹,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所述的颗粒捕集装置,颗粒捕集装置集成安装于汽车的排气系统,所述发动机排气系统可节约维修成本和时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1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