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湿烘干用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1168.6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6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舒;吴运运;王颖;杨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49/02;F26B21/04;F26B21/08;F26B2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张勤绘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湿 烘干 用热泵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除湿烘干用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该系统的控制实现不同的热处理响应,满足不同阶段的烘干需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根据烘干区的相对湿度及出风温度两要素、依据烘干的不同阶段建立,
所述烘干的不同阶段包括:烘干前期、烘干中期及烘干后期,
控制对象指向系统内设置的:工质循环回路、风循环回路及压缩单元的工作频率;
所述工质为非共沸的混合工质,依据此的工质循环回路包括有:第一高沸工质循环回路、第一低沸工质循环回路、第二高沸工质循环回路及第二低沸工质循环回路;
所述风循环回路包括有:第一风循环回路及第二风循环回路;
所述第一高沸工质循环回路依次经过压缩单元的排气端、第一冷凝端、第一气分端、第一节流端、第一蒸发端及回热热交换端回到压缩单元的吸气端;
所述第一低沸工质循环回路依次经过压缩单元的排气端、第一冷凝端、第一气分端、第二冷凝端、回热热交换端、第二节流端、第二蒸发端及第二气分端回到压缩单元的吸气端/中间腔进气端;
所述第二高沸工质循环回路依次经过压缩单元的排气端、第一冷凝端、第一气分端、第一节流端、自复叠换热端及回热热交换端回到压缩单元的吸气端;
所述第二低沸工质循环回路依次经过压缩单元的排气端、第一冷凝端、第一气分端、自复叠换热端、回热热交换端、第二节流端、第二蒸发端及第二气分端回到压缩单元的吸气端/中间腔进气端;
所述第一风循环回路经由冷凝端的出风口通往烘干区,再从烘干区的回风端回到冷凝端的进风口构成;
所述第二风循环回路经由冷凝端的出风口通往烘干区,再从烘干区的回风端通往蒸发端的进风口,然后从蒸发端的出风口通往冷凝端的进风口构成;
于所述烘干区的回风端设置比例调节阀,用以调节第一风循环回路与第二风循环回路的单独运行或者比例运行;
所述压缩单元的工作频率根据烘干前期、烘干中期及烘干后期建立,对应形成前期频率、中期频率及后期频率;
所述的一种除湿烘干用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相对湿度及出风温度的实时监测建立对烘干所处阶段的识别;通过运行前期频率,运行第一高沸工质循环回路配合第一低沸工质循环回路,再结合基于第一风循环回路为主第二风循环回路为辅的风循环,用以响应烘干前期;通过运行中期频率,运行第一高/低沸工质循环回路、第二高/低沸工质循环回路,再结合基于第二风循环回路为主第一风循环回路为辅的风循环,用以响应烘干中期;通过运行后期频率,运行第二高沸工质循环回路配合第二低沸工质循环回路,再结合基于第二风循环回路的风循环,用以响应烘干后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11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