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腔板结构的定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0823.6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2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瑞光;郑心荣;王学敏;熊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腔 板结 定位 夹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腔板结构的定位夹具,包括支撑底座,以及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的多级定位夹持机构;所述支撑底座包括第一支撑座,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座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用于夹持具有空腔的板梁结构;所述多级定位夹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一级旋转定位夹持结构,设于所述一级旋转定位夹持结构上的二级升降定位夹持结构,以及设于所述二级升降定位夹持结构上的三级旋转定位夹持结构,所述三级旋转定位夹持结构用于夹持搭接板、并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对应配合。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空腔板结构定位困难,难以保证配合精度,影响产品精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腔板结构的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白车身结构中存在某些较为典型的空腔板结构,例如在U型梁内部悬空设置搭接板而形成的结构。而在将搭接板焊接到U型梁内部(内腔)时,需要先对其进行定位。但是,这种空腔板结构在定位时较为困难,难以保证配合精度,影响产品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腔板结构的定位夹具,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空腔板结构定位困难,难以保证配合精度,影响产品精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腔板结构的定位夹具,包括支撑底座,以及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的多级定位夹持机构;
所述支撑底座包括第一支撑座,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座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用于夹持具有空腔的板梁结构;
所述多级定位夹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一级旋转定位夹持结构,设于所述一级旋转定位夹持结构上的二级升降定位夹持结构,以及设于所述二级升降定位夹持结构上的三级旋转定位夹持结构,所述三级旋转定位夹持结构用于夹持搭接板、并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对应配合。
可选地,所述一级旋转定位夹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一级旋转驱动气缸,以及铰接于所述一级旋转驱动气缸上的一级定位板结构;
所述二级升降定位夹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一级定位板结构上的二级升降驱动气缸,以及连接于所述二级升降驱动气缸的二级定位板结构;
所述三级旋转定位夹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二级定位板结构上的三级旋转驱动气缸,以及连接于所述三级旋转驱动气缸的空腔板夹持结构,所述空腔板夹持结构与所述二级定位板结构配合以用于夹持搭接板。
可选地,所述一级定位板结构包括一级定位板主体,设于所述一级定位板主体一端、并与所述一级旋转驱动气缸铰接的一级铰接板,以及设于所述一级定位板主体另一端、并与所述二级升降驱动气缸连接的二级气缸固定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第一底座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体顶部的一级气缸固定座,所述一级旋转驱动气缸设于所述一级气缸固定座的侧边,且所述一级气缸固定座的顶部与所述一级定位板主体的底部对应配合。
可选地,所述二级定位板结构包括与所述二级升降驱动气缸连接的二级定位板主体,设于所述二级定位板主体端部、并与所述三级旋转驱动气缸连接的三级气缸固定板,以及突出设于所述三级气缸固定板底部的空腔板定位结构;
所述空腔板夹持结构包括与所述二级定位板主体铰接的空腔板夹持块,所述空腔板夹持块一端与三级旋转驱动气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空腔板定位结构对应配合以用于夹持搭接板。
可选地,所述多级定位夹持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二级定位板主体底部两端的一个所述三级气缸固定板,每个所述三级气缸固定板上对应设有一个所述三级旋转定位夹持结构和一个所述空腔板定位结构,每端的所述三级旋转定位夹持结构的空腔板夹持块与所述空腔板定位结构对应配合。
可选地,所述空腔板定位结构包括突出设于所述三级气缸固定板底部的空腔板定位块,以及突出设于所述空腔板定位块上的空腔板定位销,所述空腔板定位销与所述空腔板夹持块对应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0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