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光源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0617.5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2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玉;许晋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锐拓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33/60;H01L25/075;C09K1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丽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光源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及显示装置。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上的反射杯、位于反射杯内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及附加发光体。其中,附加发光体包括混合的红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红色荧光粉包括具有1113晶体结构,且激活剂为铕的氮化物红粉;绿色荧光粉的化学式为(Si,Al)3(O,N)4:Eu。对该发光二极管进行色域覆盖率测试,测试结果得到其色域覆盖率达72%以上。由此可见,本申请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相对于传统技术色域覆盖率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发光二极管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作为一种高效的发光源,具有环保、省电和寿命长等诸多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
随着第三次照明技术革命的到来和发展,白炽灯和卤素灯等由于光效低且能源浪费严重,逐渐被发光二极管光源取而代之。
申请人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其色域覆盖率一般仅有60%左右,色域覆盖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存在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色域覆盖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及显示装置。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基板;反射杯,设于所述基板的一个表面;发光二极管芯片,固定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反射杯内,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通电时发出蓝光;附加发光体,设于所述反射杯内,且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附加发光体包括混合的红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其中,所述红色荧光粉包括具有1113晶体结构,且激活剂为铕的氮化物红粉;所述绿色荧光粉的化学成分为:(Si,Al)3(O,N)4:Eu。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色荧光粉的化学式为:(Sr,Ca)AlSiN3:Eu。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加发光体还包括:
扩散粉,与所述红色荧光粉和所述绿色荧光粉混合;所述扩散粉为二氧化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加发光体还包括:
封装胶,与所述红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和扩散粉混合后涂覆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加发光体中,所述绿色荧光粉的质量范围为0.3克到0.35克;
所述红色荧光粉的质量范围为0.06克到0.07克;
所述扩散粉的质量范围为0.03克到0.04克;
所述封装胶的质量范围为1.65克到2.2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胶包括质量比为1:15的封装胶A和封装胶B。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蓝光的主波长大于等于460纳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蓝光的主波长范围为460纳米到462.5纳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若干个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若干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并联;
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若干个反射杯,任一所述反射杯内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锐拓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锐拓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06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