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9698.7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0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韦怡;周奇群;张海裕;周彦汝;陈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5;G03B15/03;G03B15/06;H04M1/02;G06F1/16 |
代理公司: | 11270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姗姗;张颖玲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光源 反光装置 镜头 镜头组件 摄像区域 反射 被拍摄物 电子设备 容纳空间 成像 申请 反射作用 光线通过 拍摄模式 补光 超微 微距 照度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组件,包括镜头、主光源以及反光装置,所述主光源位于所述镜头的成像侧,所述反光装置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主光源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反光装置用于反射所述主光源产生的光线,所述主光源产生的光线经所述反光装置反射,绕所述镜头的圆周方向投向所述镜头的摄像区域。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镜头组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将主光源设置于镜头的成像侧,主光源产生的光线经过反光装置反射,绕镜头的圆周方向投向镜头的摄像区域,解决微距或超微距拍摄模式下镜头的摄像区域补光的问题。主光源产生的光线通过反光装置的反射作用,抵达被拍摄物,从而提高了被拍摄物的照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手机镜头配置有用于补光的闪光灯,当近距离微距或超微距拍摄时,镜头与被拍摄物的距离很近可能只有几毫米至十几毫米,闪光灯无法向微距或超微距拍摄模式下镜头摄像区域补光,镜头摄像区域内被拍摄物照度明显不足,无法拍清楚被拍摄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电子设备微距或超微距拍摄模式下镜头的摄像区域无法补光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镜头组件,包括:
镜头;
主光源,位于所述镜头的成像侧;以及
反光装置,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主光源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反光装置用于反射所述主光源产生的光线;
所述主光源产生的光线经所述反光装置反射,绕所述镜头的圆周方向投向所述镜头的摄像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屏幕以及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屏幕共同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摄像头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组件、用于对经过所述镜头组件的光线进行成像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屏幕用于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将主光源设置于镜头的成像侧,主光源产生的光线经过反光装置反射,绕镜头的圆周方向投向镜头的摄像区域,解决微距或超微距拍摄模式下镜头的摄像区域补光的问题。主光源产生的光线通过反光装置的反射作用,抵达被拍摄物,从而提高了被拍摄物的照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子设备拍摄被拍摄物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镜头11;主光源12;反光装置13;容纳空间13a;透镜单元14;第一反射单元15;补光装置16;补光源161;第二反射单元162;被拍摄物17;屏幕18;屏幕放大图像19;图像传感器20;壳体21;摄像区域100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组件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镜头组件所涉及应用场景进行介绍。该应用场景中镜头组件可以是固定在任意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上,其中,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照相机或便携计算机等。以下实施例,以镜头组件应用于手机为例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9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