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工厂连续化生产的戗面工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8968.2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程书民;王松伟;孙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山勃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1/02 | 分类号: | A21C1/02;A21C1/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孙淑荣 |
地址: | 1630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工厂 连续 化生 戗面 工艺设备 | ||
本发明属于馒头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工厂连续化生产的戗面工艺设备,包括长筒状的外壳组件和转轴,转轴安装在外壳组件内,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外壳组件的两端,转轴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所述外壳组件侧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转轴上沿轴向设置有螺旋状的半推进叶片,相邻的两个半推进叶片之间设置有揉面板,揉面板由弹簧钢制成。通过采用以半推进叶片和弹簧钢制成的揉面板为核心的揉面结构,可均匀高效地揉面,并且在揉面过程中不会对已经形成的面筋造成破坏,从而在保证戗面工艺有效施行的同时,使馒头的口感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馒头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工厂连续化生产的戗面工艺设备。
背景技术
馒头是人们一日三餐常吃的一种主食,馒头的制造工艺通常包括和面、发面、醒面、坯料成型和蒸制五个步骤,市面上大多数馒头均是按照这一工艺生产的。但是,在我国山东的广大地区,人们最爱吃的是一种手工制成的戗面馒头,即“山东手工馒头”,这种馒头生产时在现有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戗面工艺,所谓戗面,即在已发好的面粉里再揉进去一些干面,吸收一部分发面里的水分,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吃着筋道,同时保存期也更长。目前,规模生产时,戗面这一工序通常采用与和面相同的设备,即搅拌式和面机,采用这种设备存在明显不足:
1、和面的宗旨是使水与面粉均匀混合,戗面的宗旨是使干面粉与和好的面团均匀混合,因为宗旨不同,针对和面而设计的和面机很与戗面工艺的要求精确匹配。
2、传统的搅拌式和面机的和面时间较长,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3、需要人工进行投料和物料转移,需要人工不间断地看管设备的运行,因此耗费的人力很多,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4、现有的和面机无法实现均匀连续地进料出料,不适合工厂化生产。
5、现有的和面机必须要安装在地面上,体积也较大,因为安装时只能置于地面上,所以占用地面空间比较大,设备难以立体式布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工厂内自动化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的、全封闭且易于实现无菌生产环境的戗面设备。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包括长筒状的外壳组件和转轴,转轴安装在外壳组件内,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外壳组件的两端,转轴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
所述外壳组件侧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转轴上沿轴向设置有螺旋状的半推进叶片,相邻的两个半推进叶片之间设置有揉面板,揉面板由弹簧钢制成。
通过采用以半推进叶片和弹簧钢制成的揉面板为核心的揉面结构,可均匀高效地揉面,并且在揉面过程中不会对已经形成的面筋造成破坏,从而在保证戗面工艺有效施行的同时,使馒头的口感更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组件包括主壳体和盖板,盖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主壳体的上侧开口处。
通过这一设计,可通过打开盖板的方式对设备内部进行快速清理,或者对转轴上的叶片进行快速维修,而不必将转轴整体拆下,从而大幅简化了设备的维护过程,并降低了维修成本。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主壳体的横截面为U形,U形的底部形状是标准的半圆形,该半圆形的圆心位于所述转轴的轴线上。
转轴旋转时,面团在半圆形结构处被挤压后,又在转轴上方空间内被释放,这一过程一方面产生揉面的效果,使干面粉与面团的混合更均匀,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压面的技术效果,使面团更紧实,从而使做出的馒头更有嚼劲,口感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山勃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山勃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8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