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乒乓球比赛技战术效果评析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8701.3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9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体育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锡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1 | 代理人: | 马伟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乒乓球 比赛 技战术 效果 评析 模型 构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乒乓球比赛技战术效果评析模型的构建,包括乒乓球技战术效果评析方法的相关约定和效果评析的模型构建。本发明建立一种全新的乒乓球技战术分析方法,首次实现了对乒乓球每一拍技术效果以及多拍衔接效果的客观量化评价,弥补了传统乒乓球技战术分析方法的不足,基于该方法可以对乒乓球比赛双方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进行深入分析,以客观的得失分为依据对每一拍的击球效果进行5级评分,提高技战术分析的量化程度,然后对运动员所使用的各类技术及技术组合的使用次数和效果进行分类统计,以此实现对乒乓球技战术分析方法的改进,揭示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竞技类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乒乓球比赛技战术效果评析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背景技术
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战术发挥对比赛胜负起决定性的作用,运动员在比赛中各种技战术的使用次数及效果,既反映运动员技战术方面的个人特点,也是运动员体能、心理以及赛前准备等的综合体现。因此,对自身或对手的技战术分析与评价一直是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设计赛前针对性训练、临场指导以及开展其他相关科研的重要信息来源。
对乒乓球技战术分析方法的探讨已有三十多年。早期,由吴焕群等人提出的“三段指标评估法”,以每一分球最后一拍的得失分为观察点,将乒乓球技战术从整体上分为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通过得分率和使用率对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进行量化分析。“三段指标评估法”简单实用,为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的技战术诊断起到应有的作用。近期,研究者们对该方法的一些争议和不足进行改进和扩展,衍化出一些新的方法,比如,针对第五拍的归属问题提出“四段评估法”;在分析指标上,研究者们提出了以得分率和使用率为基础的“实力差”和“技术效益”等评价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借助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如人工神经网络、灰色关联、序列模式挖掘等方法也被用于乒乓球技战术分析。这些方面的努力推动了乒乓球技战术分析方法研究的深入,但由于此类研究的结果较为抽象,在实践应用中存在较多局限性。
上述这些以最后一拍得失分为观察点的分析方法都存在一个量化程度低的欠缺,为深入分析某一具体技术或技术组合的使用效果带来困难。以最后一拍为观察点进行推理,比如用神经网络或关联分析,很容易夸大或弱化前几拍的实际效果。因此,有研究者提倡对乒乓球技战术的定量分析必须与定性相结合。也有研究者采用专家评价的方法,对每一拍的技战术效果进行好、中、差的评价,但这一方法未能推广,一方面是因为该方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是分析过程比较费时,不适合对大样本进行数据分析。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乒乓球比赛技战术效果评析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乒乓球比赛技战术效果评析模型的构建,包括乒乓球技战术效果评析方法的相关约定和效果评析的模型构建,所述乒乓球技战术效果评析方法的相关约定包括概念界定、计分规则和技术分类规则,所述效果评析的模型构建包括使用次数与效果总分、效果指数、相持段效果评析和对战术或者技术组合的效果评析;
所述概念界定包括对运动员特定技术和多拍技术组合或者战术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所述计分规则包括如下规则:首先确定,如果一方运动员第x拍得分,那么对手的第x+1拍为失分;接着为每一拍的效果赋值量化,当一方运动员第x拍得分,称为“直接得分”,该拍击球的效果分为2分;该运动员的前一拍,即第x-2拍称为“间接得分”,效果分为1分;第x-4拍及之前的击球,称为“过渡”,效果分为0分,此时,对手第x+1拍为失分,效果分为-2分,而运动员的前一拍,即第x-1拍称为“间接失分”,效果分为-1分;第x-3拍及之前的击球,称为“过渡”,效果分均为0分;如果一方运动员发球直接得分,那该运动员的第1拍计2分,对手的第2拍计-2分;如果一方运动员发球失分,那运动员的第1拍计-2分,对手不计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体育学院,未经上海体育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8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